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我国各类银行卡的发卡总量目前已超过4亿张。今年年底,我国将在40个以上城市实现各类银行卡的跨地跨行使用,届时居民持卡消费将更加方便。 伴随着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在过去的十年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了金融服务,持卡消费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受理银行卡的商户约15万户,安装POS机超过30万台。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1993年国家提出的“金卡工程”建设和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据了解,今年,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快企业信贷信息登记系统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步伐,促进银行卡联网通用。 据了解,到今年底,除各类银行卡跨地跨行使用外,要做到在300个以上城市实现本系统内银行卡联网运行,在100个以上城市实现各类银行卡的跨行使用。(完) 受理市场规模不足是银行卡发展的瓶颈 受理市场的规模不足,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用卡积极性,这已经成为现阶段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银行卡是电子货币,广泛接受性是其发展的基础。据了解,目前全国仅有特约商户15万,只占商户总数的2%左右;ATM机不足5万台,在总量上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同时,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受理终端太少,大量中小商户还基本不能受理银行卡。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指出,应该动员各方面力量尽快发展受理市场。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应该适当提高收单业务的收益,鼓励各家银行开发新商户,进一步开放受理机具,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建设受理市场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通过利益调节机制,吸引各方投资,发展专业化服务公司,调动各方力量开发受理市场,扩大受理市场规模。其次,要加强宣传,让商户充分认识到银行卡对于扩大客户群,增加销售,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提高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 万建华认为,政府要对银行卡产业给予充分支持。银行卡受理市场的发展,涉及酒店、商场、公用事业,以及与银行卡相关的周边产业,涉及工商、税务以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是一项社会工程。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可以迅速拓展受理银行卡的商户数量,刺激银行卡消费迅速增长。比如韩国工商管理和税务部门规定,商户在年营业额达到一定数额后必须受理银行卡,否则将要受到如年检、税务稽查等严格监管;商户受理银行卡得到的营业额将给予适当比例的税收减免;持卡人持卡交易金额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后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等。我国一些城市也正在采取类似的政策措施,如上海市政府即将出台政府机关公务用卡、对购置或租赁POS机的商户给予优惠、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持卡消费等一系列措施。 万建华说,拓展银行卡市场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发展新的支付领域和新的支付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手机、公用电话、家用电话、电视、电脑都已经成为银行卡的受理终端;除了传统的支付提现功能外,银行卡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综合理财、医疗社保、身份验证、电子票务等多个领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