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24行情的1750点下方到上周的1500点上方,沪市股指在两个整数关口之间运行了一个单边下跌波段,从跌幅上来看接近250点,非常吻合江恩理论中七分之一的整数比例关系。之所以将624之后的走势定义为一个单边下跌波段,是从量价关系上来看的,虽然股指在八月中旬曾经有几个交易日的小幅上涨,但是从面交量上来看没有任何独立的变化,也就是说市场并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的反弹。
那么上周股指在1500点上方企稳后,市场有没有可能借势出现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反弹行情呢?纯粹从技术面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从较大的周期和趋势来看,目前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当弱的行情当中,短期内出现根本转折的可能性相当渺茫,这一点恐怕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任何下跌行情不可能在长期中以单一的方式运行,必然有分解的子浪展开,在实战中需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分解子浪。目前市场会不会在弱市中展开一个真正的反弹子浪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看行情的周期,从去年中期开始股指走趋发生转折,虽然市场总体以下跌为主,但是单一的下跌波段也有一个时间周期。前期市场最明显的下跌波段是去年6月27日开始到10月22日结束,随后股指出现了中继性的反弹行情。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巧合,624行情之后下跌行情的时间起点也与去年几乎重合,而股指近期获得支撑的时间点位也在十月中下旬附近,我们虽然不能教条地去对照这些简单的数据,但是由此可以推测在这种弱势盘面下单边下跌的波段的周期有可能就在四个月左右。
不论从时间周期还是从空间点位来看,目前点位发动反弹行情在技术上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既然技术面不存在问题,那么在现在对股指走势影响较大的无非就是资金面和政策面。资金面决定市场的成交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政策面决定这个市场的气氛如何,股指反弹途中有没有人愿意追涨,当然这一切变化都会反映到后市的盘面当中,从而又形成技术上的特征,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讨论技术上的特征。
从十月份以来的股指走势来看,下跌动能逐渐衰竭,而且从10月10日开始,股指的盘中震荡幅度开始呈震荡发散的趋势,这一点从日K线图上看得比较明显。股指的重心位置平移,而震荡幅度放大,这说明市场从平均意义上并没有涨幅,但是个股行情已经开始趋于活跃。个股行情趋于活跃,而市场成交没有明显的放大,这一方面说明技术面上进入了筑底周期,另一方面说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介入,推动市场的仍是前期存留的存量资金。
一个依靠存量资金推动的市场,行情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不可能有短线连续过快的涨幅,因为到达一定的阻力点位之后市场的量能很难有效配合,如果出现某个交易日内较大的上攻幅度,后市最有可能的是短线调整,今年一月中旬股指见底时短线频繁地涨跌交错,而且幅度都相当大,就是这个特点的最好验证。第二点是比较难以出现一个在反弹行情中始终走强的热点板块,这也与市场目前存量资金力量有限有关,有人将这个特点总结为热点轮动,其实轮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真实的意义是资金面无力全面推动市场,只有采取游击战术,这两个特点反映到股指走势上,恐怕就是进二退一,缓慢盘升。
谈目前的股指反弹,技术上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本周行情的主题是震荡筑底,后几个交易周的主题有可能是在弱势当中展开一个反弹分解子浪,其高度和力度却取决于资金面与政策面的状况,与技术面关系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