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济学家认为, QFII是来合法赚钱的,它带来的是既挑剔又理性的观念和方法,今后,我们的上市公司将面临更苛刻的选择者,我们的投资者将面临更成熟的竞争者,而我们的监管部门则面临更“难缠”的合作者。
■上市公司造假会吃官司
据了解,中国股市留给境外投资者的不好印象,有三点最为深刻:一是市场缺乏规范性和有序性,二是投机性强,三是法制观念差。
这主要反映在一千多家上市公司里面。众所周知,利润造假、业绩变脸、突击重组、大股东掏空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仍有一些不规矩的公司相安无事, 但一位银河证券的研究员认为,恐怕境外投资者不买账,人家可能要打官司。同时,他提醒一些上市公司,在QFII制度引入之后,是以业绩论英雄的,不用多长时间,那些只顾圈钱而不能创造价值的上市公司将被彻底打入“冷宫”。
■投资者不能再热衷题材
从投资者角度,操纵股价、联手做庄、黑嘴黑庄等恶习显然已无立足之地。 机构投资者将面临新竞争,必须从过去的旧框框里跳出来,也必须改变浮躁投资的短视行为。证券界人士预言,QFII热衷投资绩优股、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理性投资理念将开始盛行。
因此,广大中小投资者提高价值投资理念,加强对信息的解读能力,才能把握住可以预期的投资机会。
■监管部门要防洋炒家
从监管部门来说, 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因为境外投资者也不都是道德模范,在香港市场上发生的炒作,在深沪股市也同样会发生。原来一些人士想象的QFII会长期持股只是一厢情愿,在暂行办法中并没有限制持股时间。一位市场人士坦言:“境外投资者没有‘托市’和‘救市’的义务,说白了,你投机,也允许我投机;你炒,也允许我炒,只要不违规就行。”
所以,如何认定QFII资格,如何规范其行为,如何引导其投资,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这无疑是对监管部门的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