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助理分析师 左殳
近两年来,国产手机商的表现似乎很令人欢欣鼓舞。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 2000年是8%,到目前已经突破50%,对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外资公司已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美国Portelligent公司最近也对中国国产手机制造商做了次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前11位的中国企业,共17种手机,总市场占有率超过25%。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手机制造商在国内及全球的竞争力正在增强。“在分析中国最近推出的GSM手机的设计、IC以及功能以后发现,中国制造商的实力正在增强,并逐步拥有向市场提供能够与国际大型制造商相媲美的产品的实力。”
但是如果真正熟悉中国手机制造业内情的话,不难看出上述判断恐怕过于乐观了。事实上,国产手机企业欣欣向荣表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由于国内手机市场仍有国家生产许可证的保护,不少境外厂商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但缺少配额,国产厂商有牌照资源却有没有自己的研发和生产,于是你情我愿,为了抢得市场先机,国产手机企业大量进口韩日散件进行组装。正是这种“贴牌”手机的出现,才使得国产手机,无论从外形还是功能,都不逊于外资品牌。但是这样一来,国内手机生产商对于进口组件的依赖就很严重,而且由于缺乏研发能力,根本谈不上核心竞争力。
国产手机企业凭借着成本优势,以价格战将洋品牌挤出了中低档市场,但是当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时,技术就成为最大的软肋。一旦未来两年进口配额取消、外资内销权放开后,日韩的手机厂商很可能就直接向中国市场大规模倾销手机,而国内手机企业如果被切断“贴牌”手机来源,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极为有限,可能相当多的国内手机企业会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