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问题,动辄就涉及利好利空,因而也就未能免俗谈及其喜耶忧耶。近日,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大胆预测,A、B股合并的时机在今明两年将发展成熟,两个市场合并可能不会等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相反可能是先于后者。假如胡祖六先生的预测成真,那么,对于沪深股市来说,究竟是喜是忧? 胡祖六是从B股市场流动性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他列举统计分析证明,B股市场10年来累计筹资不过43亿美元,而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短短几年所筹资金已经接近B股融资额的10倍。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因B股市场流动性差丧失热情,另一方面由于投资B股市场间接对中国外汇储备乃至人民币汇率构成负面影响,发展B股市场从长期看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胡祖六作为海归人士,他的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际视野,但他说的也是真话。在QFII制度已经正式实行,GFII也有可能提上议事日程,而B股市场吸引外资的魅力不再的情况下,单靠向持有外汇的国内投资者开放来维持和活跃B股市场交易,实在已是等而下之的做法。 问题是,A、B股市场并轨,首先涉及外资股上市问题。外资股上市,固然在B股市场不成问题,在A股市场从理论上讲也不成问题,但A股市场外资股有个控股比例问题,且在B股市场不成问题的外资控股的非流通股延期上市,在依然存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股权分裂的A股市场则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换言之,外资股上市,能否在这一二年内做到A、B股同轨,犹在未定之天。 其次,A、B股市场并轨,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股价的接轨。由于A、B股之间存在巨大的价差,甚至A、B股同体的股票,也存在差异巨大的一体两价,如果接轨价向A股靠拢,势必将由于突如其来的鸡犬升天而给B股带来极大的泡沫;而如果接轨价向B股靠拢,则等于将A股市场推翻重来,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崩盘风险;即使接轨价不偏不倚,也不能不导致价值中枢的变异,这对于B股来说固然可能仍是喜上眉梢的事情,而对于A股则必然是难以忍受之痛。 A、B股合并问题,同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一样,属于尚福林主席所说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影响了投资者心理预期的稳定”的问题。此类问题,从根本上牵动着千百万投资者的利益,非同小可,并不是纸上谈兵所能解决的。就此而言,海归派如胡祖六等,也许不失为明眼人,但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则未必是明智和务实的。在尚未产生稳妥的解决方案之前,对于诸如此类的预测不妨姑妄听之,也许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是喜是忧的问题,杞人忧天,当然大可不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A、B股合并",共找到
61,320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