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的9月和10月大盘表现都比较活跃。在此期间,中报公布完毕,业绩明朗后,上市公司股价或多或少会因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进入一个重新定位的阶段,趁着离年底还有一段距离,资金回笼压力不大,机构、券商为了完成全年任务往往会积极操作,盘口表现相对活跃。
上市公司的中报在8月底披露完毕,整体业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已经有一点见底回升的感觉了,市场对此已经有一些提前反映,所以中报行情几乎没有出现,只有高送配的小盘股有一轮脉冲行情。进入9月,笔者分析大盘的运行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宏观形势的影响,其次是供求关系尤其是基金的扩容,最后是机构搏弈特征的盘面表现。
大盘可能先下后上
要股市只涨不跌也不符合股市的运行规律,即使管理层有足够的资金和利好,也不会简单地让股市以固定角度上扬,连续大涨三个月几乎不可能。那么,肯定要作出一些妥协与迂回,具体走势笔者做如下推测:一种是可能先下后上,再探1624点的底部后,月底拉回1680点,这样运行的话,时间也磨蹭到了,剩下涨两个月的压力就小多了,指数也保持在1680点上,形态也修复好了,信心也足了,有利于10月和11月实现“稳中有涨、涨幅有限”的良好格局。另一种可能是,大盘在杀跌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先冲高1710点以上,然后自然回落到1640点—1650点一带,本月底在此低位等待出发,然后在10月、11月开始稳中有涨,涨幅稍大,这样做起点比较低,时间也同样磨蹭到了,可能涨势比较急,利于主力出货。目前看,市场已经选择了第一种走势。
作多能量积蓄充分三季度必有一“炒”,至于如何“炒”,应该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避开大多数人的想法,二是手法必须让大家认可。自一季度以来,政策性利多频传,已经让市场预期很久了。特别是让9月份股市的走势成为一个关键。宏观形势让市场短线做多的动能有所收敛,但同时使市场中线作多能量积蓄充分。“稳定”、“健康”
的主基调会更加突出,而管理层为实现这个目标准备的几个利好很可能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及时推出。有可能出台的利好包括:个人抵押贷款的推出;保险资金入市;T+0交易制度的推出;QFII的引入和推出;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管理层手中的底牌仍较多,市场会在一种政策偏暖的氛围下运行。可以说,在“稳定”、“发展”、“规范”的大环境下,股指下跌空间有限。9月先涨可能起两波行情,9月后涨可能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
基金扩容提供粮草
对于供求关系,基金的大扩容在8月份继续高速进行,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进入了基金市场的第三次扩容期。目前基金市场的规模已经超出1000亿,8月份以来的基金市场扩容,已给市场带来逾250亿的资金,基金的高速扩张是一波牛市行情的基础,为行情的启动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弹药,众多基金的陆续登场不一定掀起行情,但至少可以充当启动行情的导火线。随着股票市场的渐渐回暖与国债市场近期的回落,场外观望资金将出现回流趋势,下半年的资金情况可能好于上半年。唯一一个比较大的利空是联通的A股发行,该股发行消息的预期是大盘调整的动力,但是发行一旦明朗,反而是大盘见底的一个信号。
市场的赚钱效应如果重新出现,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增量资金的大举进入是必然的,形成“赚钱—追加投资—上涨”的良性循环。而机构持有大量低息长期国债的风险已经引起中央银行的重视,政策导向也在分流债市和储蓄的巨额资金,而要想分流就要发展证券市场,资金面不会很差。
目前基金净值已达到1000亿元以上,占到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7%以上,基金的力量已达到足够控制一些主流股票的方向。已公布中报的基金经理们对后市的看法普遍向好,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分歧的焦点并不是涨跌方向的问题,而是涨多少的问题。基金基本上对后市抱以积极的看法,这种思路也得到了目前市场热点的支持,基金重仓的金融股,如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等,开始成为市场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主流板块。
机构博弈格局形成
机构的相互搏弈导致了波段操作盛行,盘面波动减小,赚两毛就得走。组合式投资模式流行制约了行情发展的速度。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加大,让市场主力机构不敢像以前那样演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故事,投机的空间缩小,投资者也不再相信那些业绩神话,使高位出货变得极为困难,迫使机构的投资方式由集中投资纷纷向分散投资演变,结果成了大家都分散埋伏进去,等着别人拉抬,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基金持仓的集中度与净值变化的比较就充分显示了这种潮流,这种股市内部的结构,让大幅度上涨的股票变得极少,这就必然制约大盘上冲的高度和速度。
同时,基金开始追逐市场流行题材,券商还在善后一些旧账,其他机构的爱好各不相同,散户的力量逐步缩小,机构之间的博弈格局形成。大盘股由于其良好的流通性成为波段操作的好品种,长庄模式有被短炒模式取代,市场预期盈利调低。这些都是具体操作中普遍感觉赚不到钱的原因,投资者要抛开以前那种筹码成本论的困扰,才能适应现在的“积小胜为大胜”的环境。
把握波段赢利空间
9月运行的基本思路应该为三季度行情做准备工作,从基本面、资金面分析,9月先探底后回升的可能比较大,1700点—1600点的箱体是主要区间,大盘运行会继续维持以往牛皮盘整的主要特征,以窄幅波段运行为主,连续缩量阴跌与突然急涨交替出现。而10月、11月的行情应该比较好,机会容易把握。热点的表现相对集中在金融股、生物制药股、小盘科技股以及重组购并概念股上,操作上注意阶段性反复波动和间歇性震荡两种获利机会,把握其中较为短暂和幅度不大的波段性短线赢利空间,追跌杀涨,速战速决,不贪不怕,积少成多,保持一个良好的市场感觉,耐心迎接三季度行情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