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周一沪深股指受利空传闻的影响再度下行,盘中重权类大盘股及金融股的快速下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十.一”长假将至,短线资金避险离场的短线操作使得两市个股在周一盘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普跌的状态之中。至终盘两市全日成交59亿元,虽较前周五略有放大,但由于“长假效应”较为明显,因而场内主流资金的操作仍显保守。B市方面,受A股下挫及“长假效应”的双重打压,两市B指仍未能在低位获得强力支撑,虽深市B指盘中一度出现技术性反弹,但由于场内交投过于清淡,这也使得B市要想真正低位企稳仍需消息面的进一步配合。
至终盘沪指收盘1355点,跌15点;深指收盘3017点,跌37.17点;沪B指收盘98.54点,跌0.08点;深B指收盘1589点,小涨9点。
消息面方面,由于沪指前周已几度改写本轮调整的低点,加之消息有关深圳重发新股的消息在坊间广为流传,因而市场人士对于大盘的中期走势的分歧已越发明显。今日《上海证券报》的篇分析文章指出,目前沪深股市的综合市盈率已处于较低的水平,宏观经济的进步转好无疑会增加整个市场的投价值。
该的分析文章认为,从结构上看,市场已由原来中价股占半数以上,演变成了低价股独大的局面。从动态上看,随着行情的走低,高、中价股群体在缩小,低价股团体在扩大,整个市场股价的重心在向低价股倾斜;目前,沪深股市的市盈率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已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比较,沪深两市2002年股息率超过存款利率的上市公司比例比前几年高很多,沪深股市股息率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公司数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
而与之相反,北京首放的分析认为从中线角度考虑,大盘在消息面未真正消除市场疑虑之前是很难摆脱调整走势。该机构的分析认为,从价值中枢来进行分析,自今年8月18日沪指跌破1450点以来,上证综指到目前没有再能够回到1450点之上,收盘价格连续多个交易日都处于1450点之下,预示着市场的价值中枢已经呈现了明显的下移,市场重心回落至年内低位。我们可以发现,1400点附近区域属于年内上证综指较低的运行区域,据统计,截至9月15日,年内上证综指在1400点以下运行的交易日为年初的1月2日到13日,还有本周一,仅仅为9个交易日;在1400-1450点区域运行的交易日为20个;在1600点之上运行的交易日为5个。绝大部分的交易日集中于1450点-1550点;从这个现象可以说明,目前上证综指回落至1400点附近,表明目前上证综指的重心已经回落至年内较低的位置,有向今年的平均价值中枢靠拢的趋势。我们认为,在今年的后3个月中,1450点作为一个中间位的概率较大,即市场在后4个月中,大部分时间的运行区域在1400—1500点之间概率较大大,而且,上证综指在1400点以下运行的时间,估计要长于在1600点之上运行的时间。
我们认为,两市经过三季度的下跌之后将在10月形成一个可操作性的短期底部,产生一轮2003年度最后的反弹行情,然后又一次进入下跌行情中,在年底形成一个可以在明年年初进行操作的大底部。这是因为短期内两市在技术面有反弹要求,从上证综指的表现分析,市场自6月20日跌破三重顶以来,市场已经下跌三个月,并且华夏银行(相关,行情)的软着陆带动了市场快速的下跌,超卖迹象非常明显,市场本身已经酝酿了反弹要求,经过一轮快速的下跌,大盘可能在1400点之下获得一定的支撑。不过考虑到下半年呈现一种平衡偏弱的态势,1500点上方区域将成为下半年的风险区域,因此,即使市场出现了预期的反弹,1500点左右将成还是一个需要谨慎的点位。因此短期看市场本身酝酿着一波反弹,但反弹过后,市场仍会出现继续探底的走势。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历史上每年的年底前后往往形成一个较好的介入时机,预计今年也会形成这种走势。不过从今年市场的特点分析,上证综指见高点时间较往年出现较大的提前,如今年见顶时间为4月中旬,所以预计今年出现的真正低点也会提前于往年。
证券要闻:
1、外资基金进入QFII 日兴资产投资中国政府债券
2、加速下跌后酝酿反弹 1350点下方已具备反弹条件
3、股市市盈率处于较低水平 已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4、昌九生化澄清大股东从未炒作公司股票
财经要闻:
1、CEPA6附件在香港签署 港货“零关税”明年开闸
2、史蒂芬·罗奇为人民币辩护:问题不在于币值
3、美国前财长鲁宾称 “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
4、日本外债达643兆日元创历史新高 人均负债504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