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日子,6月22日至6月27日,有关各方更是以沉默方式度过的,而两年前的这段时期正是通海高科(000991)发行新股的法人配售期。
通海高科共向法人配售7500万股,两年前的7月3日,通海高科又向二级市场发行2500万股。以每股16.88元价格计算,通海高科此次共募集资金16.88亿元。加诸于身的“高科技”、“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等光环让整个证券市场为通海高科侧目,高达61.83倍的发行市盈率更是创下了当时的纪录。但谁也没能料到,通海高科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惟一一家发行两年后仍未能上市的公司。据了解,近几年来虽然有数百家公司上市,但上市被“卡”的也就新中基、隆源实业、隆平高科等几家,但其在一年之内也都已上市。
2000年的7月份,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可能正在为成为通海高科的“大庄”而暗喜,华夏基金旗下的兴华、兴和共申购到3500万股,耗资5.9亿元。博时基金旗下的裕隆、裕元、金越共配售到2450万股,投入资金4.1亿元。两年间的大喜大悲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有感触。
“我们也是最大的受害者,通海高科不上市,也是我们的一块心病”,在通海高科发行两周年之际,博时基金监察部冯先生向记者表示,“只是根据公开资料对基金投资做出判断,像通海高科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不可能提前知道,否则当初就不配售了”。
到底通海高科出了何种问题,目前仍没有正式的信息披露。而通海高科受证监会的调查,原因是公司在向法人配售的活动中,被指责有不公平因素。依据各种来源不同的信息,有关人士分析,通海高科未能上市的问题出在通海高科的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的江门市高路华集团有限公司上,其可能存在出资不实、虚增利润甚至挪用募集资金等问题。
“通海高科未能上市,对现在的基金操作肯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为了保护基金持有者的利益,我们已经对该部分资金暂收了基金管理费”。博时基金在年初曾发布公告称,从2002年1月18日至通海高科股票获准上市之日,不再就该项资产计提管理费。按1.5%的计提比例计算,博时基金每年将减少管理费收入约622.92万元。
对于通海高科的最新情况,冯先生透露,“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和上市公司联系,但现在的情况是,通海高科并不愿接待我们,公司目前的状况也并不了解”。记者拨打通海高科董秘的办公电话,但电话另一端的占线音让人很无奈。究竟通海高科的上市之路还要走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