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符合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2002年随着机构投资时代的到来,将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从投资理念来看,中国股市投资理念的变迁虽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过渡期,但国际股市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在过渡期的中国股市的适用性将不断被检验。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将在不断的研究和试验中掌握这些理论、方法和技巧,这将有助于中国证券业与国际接轨。
其次,从业务发展来看,机构投资者将会积极进行业务整合,发掘潜在盈利机会,并将高度重视国际业务与中外合资合作。在传统的三大创利业务创利能力萎缩的前提下,券商将高度重视并购业务。并购业务具有整合性、延展性特点,能为券商带来品牌和商誉,为券商其他业务创造机会,是形成券商核心客户群的重要手段。从政策信号来看,并购业务也将是充满了发展机遇的业务领域。中国证券公司经过几年的实践,并购业务正在由探索阶段转向盈利阶段,虽然创利的能力还比较弱小,但已经开始显示出成为券商新利润来源的发展趋势。国内券商将力争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大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抢占国内市场并购业务的领先地位;同时,借鉴国外投资银行发展并购业务的经验,从专业化角度提升自己的并购业务能力,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撤退与国际资本市场间搭建桥梁,发挥本土券商的人和、地利优势。
着眼于统一指数的建立,积极备战股指期货,培养和吸纳相应人才将成为2002年上半年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工作的重点。同时,新的期货公司管理条例出台后,也将有可能允许券商参股期货公司,这给券商提供了全面参与期货业的机遇。一些券商还将选择与保险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其庞大的网络、经纪人营销队伍和客户群体,实现交叉销售,达到客户资源共享的目的。
随着WTO的加入,跨国证券公司的中外合作合资进程会加快,中国券商、基金将积极应对来自国外券商的挑战,探索国际化的可能的、有效的方式,研究和分析与跨国证券公司合作合资的具体策略,找到相应的对策。利用境外券商的先进技术手段、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拓展国际业务,培养具有国际执业水准的专业人才,为今后在海外的发展扩张打下基础。
由于薄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不利的市场行情,券商、基金的委托资产管理业务在2001年陷入困境。但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估计2002年机构资产委托管理业务将会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平稳发展。这项业务将呈现如下新的特点:强化组织保障;注重控制风险;强化客户开发和管理;创新委托品种;投资组合中重视债券。在经营管理中广泛运用风险值(ValueatRisk,VaR)技术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技术,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风险控制、规避、转移体系成为2002年工作的重心。多数机构深刻反思并引以为戒,控制风险成为开展委托资产管理业务的头等大事。
第三,中小投资者应顺应潮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充分利用迅速发展起来的投资基金这种理财工具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从成熟市场的情况看,各国个人投资者人数急剧增多,投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主要选择。如美国人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资金是11万亿美元,相当于所有美国家庭资产的1/4。美国证券业协会的另一项调查揭示了美国家庭资产出现逐渐从银行资产向证券资产转化的趋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国家出现的投资市场个人化趋势,与中国证券市场散户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的个人化并不是指投资者家庭或个人直接去买卖股票实现投资,主要仍是通过购买共同基金这种投资工具实现的。因此,加快发展中国投资基金,并使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尽快树立和完善正确的投资理念,将大大有助于引导中小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