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有上市公司重组条件日趋成熟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布林昨日参加国有资本营运论坛时表示,今后上海将加大对本地上市公司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的重组力度,引导国有资本的有序进退,优化资源配置。陈布林认为,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国有股本过大,体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产业调整步履维艰,效益较差,上海的上市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他表示,上海对上市公司的重组准备按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调整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置换,大大提高其效益,恢复其融资功能;其次是加快国有控股公司出让上市公司股权的步伐,引导国有资本从一般性行业退出,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其竞争能力;最后,引导民营资本、外资进入上市公司,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进退。据陈布林介绍,上海目前对上市公司重组主要抓了四个结合:一是将资产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产业结构;二是将资产重组与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相结合,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壮大,确保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三是将资产重组与实现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多元化相结合,支持上市公司转换机制,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将资产重组与“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使优势资产、优势项目、优势人才向上市公司集中。
简评:事实上据我们了解,早在98年以前,上海市政府就曾提出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6字头老牌上市公司,上市时间普遍较长。股本结构不合理,且在长期经营过程中资产状况逐年下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上海市政府早就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尤其是老牌上市公司进行重组。改善不合理的股本结构,建立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而这个重组计划,早期未能获得实施的原因,正是由于国有资本重组并购政策不明朗。时下正逢中国加入WTO,开放的深度、力度、广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而国有资本的重组、并购、转让在政策上显然将面临更宽松的环境,就在近期国家计委等几部委联合制订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指导规范即将出台。可见上海此次提出的国有上市公司的重组计划,有条件获得成功实施。
中东局势加重市场忧虑经济复苏再添不利因素
包括不佳的8月零售销售数据在内的多个经济数据,激起了投资者对疲弱的经济将阻碍公司获利成长的忧虑。美国可能军事打击伊拉克,亦加重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忧虑。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挫,科技股损失最为惨重。Nasdaq综合指数(相关,行情)收于一个月低点,下挫41.31点或3.20%至1,251.00。道琼斯工业指数(相关,行情)下挫141.42点或1.68%至8,283.70。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低14.25点或1.60%至879.15。
简评;由于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针对伊拉克措辞强硬的谈话,市场对战争临近的忧虑再次加重。加上美国零售业数据并不乐观,纽约股市再次全面下跌。根据目前情况看,对伊动武对证券市场直接影响并不是很大,值得关注的是军事行动开始后,国际石油价格面临大幅波动,不排除大幅上扬的可能。而石油价格大幅上扬,对美国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进而有可能会间接影响美国证券市场的运行。
日本证券界更加重视对华投资
《三井住友设基金投资中国概念股“新中国投资基金”规模2亿美元》“日本第三大金融集团‘三井住友’旗下的三井住友海上基金管理公司社长水谷圭甫日前在会见申银万国代表团时透露,他们已设立2亿美元的新中国投资基金,投资于中国概念的股票。”“据介绍,由于日本储蓄存款的零利率和存款安全系数的降低,以及对日本金融体系的忧虑,有不少日本的投资者已逐步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成长中的中国证券市场。”
简评:早在去年,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对华证券投资就上升了80%。而现在看这种势头仍然在继续发展,日本第三大金融集团——三井住友近期也设立了“新中国投资基金”。与国内投资人不同的是,花旗、大摩、住友等国际金融巨头,看待中国证券市场的角度和国内投资人截然不同,他们更愿意以经济增长率来判断证券市场的前景。因此,国际金融业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证券市场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