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昌举行的江西省首届种猪拍卖展销会上,一头种猪拍出了42.3万元的“天价”。这一迄今为止我国单只生猪的最高市场销售价,让主拍的南昌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惊呼“失算”。此前,拍卖行曾认为种猪拍卖没啥意思,主动免收了本来按成交价5%提成的拍卖佣金。 “天价”种猪惊倒拍卖行 这次以4000元为底价的拍卖,竞价异常激烈,11头种猪共拍获77万元。其中一头大约克纯种公猪,重98.9公斤,竟卖到了42.3万元。主拍的拍卖师刘晶惊讶不已地说:“几万几万地涨,简直是在拍卖地块、文物。” 南昌拍卖行是南昌市第一家注册拍卖公司,有10余年的拍卖历史;刘晶是注册拍卖师,从业已4年多。这样一个对市场比较敏感的企业与工作人员,竟然“失算”于一场种猪拍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良种市场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由于种质混杂交配,又缺乏科学的测定手段,目前,种猪市场存在良种产量稀缺现象。“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次拍卖的主办方、江西省畜牧局副局长曾志明说,“天价”种猪的出现,就体现了优质优价及种猪市场良种稀缺的供求关系。畜牧业的发展,良种是关键,而纯种良种则处于决定性的“制高点”。 此次拍卖前,畜牧专家用先进的微机封闭操作,给种猪在料肉比、瘦肉率、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生产力水平进行了科学的测定,比以往买卖种猪靠肉眼估摸,更加科学、严密和可信。这在江西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据了解,拍出“天价”的这头大约克纯种公猪,来自国家一级种猪场———江西养猪育种中心。它是从全省各大种猪场经过血检遴选出来的,并经过江西省种猪测定站3个月的集中测定,综合性能指数在61头种猪中排名第一。曾志明认为,这样一头种猪,其遗传潜质不可估量,投入生产必将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农民初显现代市场意识 今年以来,我国各地有不少畜牧良种在拍卖中创出高价。这中间,农民自发唱了主角,初步显示了现代农民的效益意识、广告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 “天价”种猪的买主乐细娇,就是江西东乡一个地道的农民。目前,她创办的东盛种猪场已是国家二级种猪场,年出栏种猪几千头。对这次高价竞拍种猪,她这样解释:“行内人都知道,一头好种猪非常难找。畜牧专家公认这头种猪的综合性能指数最高,买它是买质量,更是买信心。” 她还算了一笔账:“一头性能优良的种公猪,人工受精配种可以满足300头母猪,一年至少可扩繁二元种猪7000头。在目前800元左右一头种猪的基础上,这头‘种猪王’的后代每头涨100元并不算多,我一年就可多赚70万元。而一头种公猪的使用寿命可达4年呢。这还不包括我在与其他买家竞价时,为企业经济实力、营销管理理念及拥有‘种猪王’企业形象等方面赢得的附加价值。”一笔一笔,既有传统农民的精打细算,又透出现代农民的全新理念。据了解,成功竞拍这头种猪后,东盛种猪场已向有关部门申请参评“国家一级种猪场”。 农业营销手段尚待完善 此次成功拍卖,也是现代营销手段在农业上的成功运用。 去年,“天价”种猪的培育单位———江西养猪育种中心由于不事营销,等客上门,致使全场生产的1万头种猪只销出4000头,另外6000头无奈作肉猪亏本贱卖。今年,中心吸取教训,加强了营销力度,并积极参加此次拍卖。在参拍的11头种猪中,这家猪场就有8头,拍卖收入达到55万元。江西省畜牧兽医局种畜种禽管理站站长钟新福表示,本次拍卖的初衷就是要通过性能测定和竞价拍卖,实现种猪交易的优质优价,提高江西种猪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并改变目前江西养猪业包括农民、农业企业的落后观念。 当然,竞拍毕竟不能完全代表市场价格。畜牧专家、原江西农业大学校长罗明教授说,江西这次种猪测定拍卖还是第一次,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规范,如“拍卖价格是不是越高越好”、“如何有效杜绝拍卖中的恶性炒作”、“如何适当控制部分竞拍者的感性冲动”等。但是,这次拍卖揭示出来的市场供求关系、现代农民观念意识的转变和农业龙头企业运作理念等方面的新信号,仍有其现实意义。可以说,拍卖行对种猪拍卖的失算,其实是对农业的失算,反映了农企、农业乃至农民令人欣慰的变化。据了解,“失算”的南昌拍卖行正欲以这次“义务拍卖”为契机,积极介入畜牧良种拍卖市场,把像种猪这样的农产品拍卖当作一项新业务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