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国际金融商品展览会”在京开幕,这是金融界首次集中开设专门的展台进行大规模展示。此次展会囊括了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银行,招商、民生、光大、深发展(相关,行情)等近10家股份制银行以及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此次展会的另一名称又叫“金融风暴”。据称,此次展会的目的,是要扫荡存在人们头脑中银行的陈旧形象。而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更多的是“金融产品”四个字。银行是企业的理念也在这次展览中进一步强化。
1.开门花旗进门汇丰
上午9点,展会刚开,就有上千人拥入。花旗银行将展会设在了大厅门口。平时一般人都不会平白无故地跑到外资银行去瞧个究竟。而现在,眼看着汇丰银行对国内居民的外币业务也开始做了,花旗银行很快也要在北京做这项业务。参观者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外资银行就在身边。
“全球化”和“本土化”是此次花旗竭力推出的两个形象概念。花旗的主打宣传词就是“花旗与中国共创未来”以及从1902年以来就在中国办银行的“花旗在华100周年”的悠久历史,它用的是“屹立中国100年”的大幅招牌。
当然,更打动人心的是它推行的全球化金融消费的十大手段,即服务不打烊、24小时的保管箱、电话银行服务、全天候的个人理财服务以及自助服务;理财不出门,便捷的网上银行、家庭银行、电话银行;自助式服务;多功能智能化的金融产品;百货化的金融超市服务等。
花旗贵宾客户经理郭凯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展览。事实上,展会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很多人都关心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在北京为居民办外币以及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等等。”
展会一进门的右边,赫然就是汇丰银行的展台。由于汇丰是第一家在北京开办居民外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许多炒外汇的参观者关切地问什么时候可以在汇丰做外汇买卖并得到更为合理的咨询信息。汇丰公关经理刘艳说,很高兴有这么多人看到我们的展台。汇丰在北京的开办历史就已经有20年,政策进一步放松后,汇丰称还有更多服务可以提供给国内的客户。
2.国内银行大打特色牌
以往办展会,银行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产品从头到脚展示一遍。此次展示,国内银行则纷纷打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中国农业银行此次的规模盛大,不仅可以现场免费办卡,还将24小时的自助银行都搬进了展台。不到3分钟办一张卡,而且可以得到一张有优惠功能的纪念卡。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在现场办了生平第一张银行卡。在咨询员的指导下,惊奇地看着钱从取款机里面吐出来。农行推出的金穗信用卡、星座卡、校园卡、借记卡、彩照卡等让参观者们心动不已。
农行此次主打口号是“3A”服务,即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way,即电话、互联网、手机、传真、电邮、短信)都可以得到满意的服务。
而中国银行用一个标有中行全球网点的地球仪,突出了中行国际化银行的形象。中行历来的业务强项“出国留学一站式服务”、“即时的个人外汇买卖”以及“因私购汇”等引来很多人驻足。参观者说,没想到出国办汇也能这么轻松了。
建设银行这次别的什么都没有展示,只是重重地推出了“重点客户服务系统”,据建行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国内银行最为先进和安全的优质客户服务系统之一。建行在它们的展台上,特地搭起一个VIP会客室,向参观者全面展示这套系统的使用。据称,当天上午,已有三峡集团、海尔集团等公司的人员专程来察看这套系统。
工商银行以其网络银行和电话银行为主题,索性摆上电脑和十多部直拨电话,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其便捷。
相比较这些大银行的宏大规模,一些中小银行则采取小而精的吸引客户的策略。中国民生银行(相关,行情)不失时机地推出新品“账户信息即时通”。只要有一部全球通的手机和一张民生卡,以后每动用卡内一笔资金,就有一条短信即时反馈到手机上,避免了银行卡被人盗用而持卡人可能很长时间都不知晓的危险。
一向在创新服务方面冲在前面的招商银行(相关,行情),尽管将展台设在不起眼的角落,但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眼球。据招行个人金融部的负责人介绍,仅在北京地区,招行的一卡通就已经发了230万张,略低于四大国有银行。而最具实质吸引力的是,在此次的汽车信贷攻势中,招行将汽车贷款利率下调了10%。3.了解对手是制胜前提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夏业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的金融业在加入WTO之前,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因为它们具有政策上先天的优势。但加入WTO之后,金融企业要直面国际同业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核心在于服务。现在金融业强调的金融产品这个概念,是让人们知道金融服务不单单是个人存钱取钱、贷款买车买房以及企业信贷、结算那么简单,它实际是一个综合性业务体系。商业银行能否提供完善合理的金融产品,是考察一个国家金融业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
夏业良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在这个市场中未来能执牛耳者,一定是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在这个方面,跨国金融企业的优势在于品牌,而国内金融企业的优势在于本土资源。两者的竞争是在比较中的竞争,也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了解对手,展现优势,是制胜的前提。创新的金融产品是应客户需求而产生的。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是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但也已经在纷纷推出新产品,以求拓展市场和抢占先机。
夏业良说,举办此次国际金融产品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跨国金融集团实力雄厚,表现在哪里?展会上已见一斑,特别是如何树立品牌形象,国际企业应该说经验更为老到一些。而国内金融企业近年来的进步也很快,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品牌的定位等等都可以显示出来。总之,知己知彼是取胜的第一前提。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弹指20年。截至2001年底,中国境内已设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91家,资产总额达344亿多美元,其中33家外资银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也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到2001年底,中国部分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营业性机构68家,资产总额达1565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