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处于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对利好的渴求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国内股市。以往利好消息,那怕是利好传闻也会在股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大涨没有,则小涨也是可期的,但奇怪的是,周二公布的"基金合资牌照有望月内发放"的利好消息则如石牛沉海,沪深两地股市在早盘略有反弹后即步入下行趋势,尾盘还略有跳水、且成交量又出现大幅萎缩,倒好像"发放合资基金牌照"是利空消息。
实际上,客观地讲,屡经磨难的国内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今年以来或多或少地吃足了利好消息出台后市场短暂活跃的苦头。上半年降息、降印花税、降佣等利好出台后的市场表现及新股配售"三段论",一段不如一段的走势,甚至6·24国有股减持停止后的阴跌转为急跌,有史以来的大缺口被无情地、义无反顾地、坚决地补去,都深深地套住了一大批投资者,而且6·24行情基金满仓全军覆灭,更加重了市场对利好的恐惧,进而逐步产生抵触情绪,把利好扭曲成了利空。
引伸开,作为今年的最大利好消息--停止国有股减持,空仓或轻仓的投资者在市场一片看多声的感招下,奋不顾身的冲进市场,回头一看,各媒体都在讨论违规资金大多已从股市安全撤离,且巨额的成交量确实有大资金出逃,6·24介入者成了相对高位的"托儿",投资者,至少是个人投资者感受到了受愚弄的滋味,而且这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资金是从2001年下半年起一直空仓或轻仓的,6·24行情错误的操作至少在他们心理上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创伤,总体的思路演化为见利好以出货为主。同时,"发放合资基金牌照"在此时提出,作为利好消息,显得有些不合时机,既然冠名为"基金","合资基金"一方面估计仍面向市场申购,从基金的总量来说是增加了,但买基金的费用仍从市场中出,相对减少了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这一进一出相互抵消,况且还要增加手续费,另一方面从基金公布的最新净资产状况看,仍在不断缩水,而且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市场基本已关闭,开放式基金的发行也是举步为艰。所以即使成立了合资基金,市场还必须有一个认同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建立在目前已有基金出现的大面积极的盈利才能使投资者充分感受到专家理财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市场对利好的抵触或是消极对待也是正常的,这也是投资者逐步成熟起来的一种表现,不冲动、不盲动,静观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