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相关,行情)”违规担保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导致了上市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并使上市公司身陷“财务危机”而面临困境。其实,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不止是“啤酒花”一家独有,譬如像“*ST兴业(相关,行情)”,该上市公司在2003年7月初公司收到上海黄埔区人民法院的法院“关于承担为上海纺织住宅开放总公司7900万元借款担保的连带偿还责任”的文书,这将使本已有财务风险的*ST兴业雪上加霜。而此次“啤酒花”违规担保问题则引爆了新疆地区多家上市公司连环担保的地雷,已有信息披露,友好集团(相关,行情)、新疆众和(相关,行情)、天山股份(相关,行情)等上市公司与“啤酒花”存在着连环担保的关系,致使这几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了下跌行情。
为什么会产生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现象呢?不外乎有以下四种原因。
一、上市公司一股独大问题。一股独大是造成占控制权的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的名义对外违规担保主要因素,上市公司制衡机制的缺失,使得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以占大多数的投票权就可轻易通过董事会议案,哪怕这些议案有时明显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往往是以走过场的形式草草收场,即使有股东对上市公司提出的议案表示质疑,但因不能形成合力,独木难支,常常被冷处理,最后不了了之。
三、大股东缺乏诚信。大股东或者是对上市公司存在实质控制权的控股股东在操作具体事宜时,没有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透明度不够,缺乏诚信。但“纸终究包不住火”,等普通投资者知道大股东进行违规担保,进而造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因此导致上市公司业绩滑坡而造成股价下跌,给持有相应股票的投资者带来损失。
四、管理层监管不力。尽管类似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屡见不鲜,但管理层监管举措软弱无力。对于有违规担保问题的上市公司,证交所一般仅作公开谴责,对大股东毫无约束力,只有“隔靴搔痒”的作用。
在此,笔者针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现象和成因,提出旨在杜绝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对策。
A、首先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董事会提出的议案必须经股东大会审查,必要时股东大会可聘请有关专家核查董事会提出的议案,并严格遵守股东大会的程序,防止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为防止“一股独大”问题对投资者的侵害,董事会应在报告中特别指出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报告不但要对上市公司的各类情况作介绍,而且要说明大股东的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并应将董事会报告备案,以便被各方审阅。
B、健全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要彻底改变对上市公司监管软弱无力的现状,有关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予以密切关注,一旦有危及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业绩的“险情”发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公告。
C、大股东要遵守诚信和自律原则。诚信和自律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安身立命之本,但近些年来,可能由于受大环境影响,上市公司有违诚信和自律原则的事例不计其数,见怪不怪,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就是不讲诚信的反映。有鉴于此,证券管理层和各类投资者应呼吁上市公司要遵守诚信和自律原则,并在证券市场形成守信、自律者荣,失信、违规者耻的良好氛围。
如上面A、B、C三条得以在证券市场认真执行,整治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问题并非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