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部门将入驻央行2号办公楼;现有银行一司、银行二司、非银司、合作管理司、银行管理司可能被划到未来的银行监管部门;上级隶属关系未最后确定
框架雏形
知情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进行部分业务分拆的消息今年年初传出后,具体工作一直在内部悄悄进行。现在,未来银行监管部门的框架和人员规模已经有初步设计,但具体名称和将来行政归属等问题尚未最后敲定。
北京西城区成方街31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大楼的后面,从这里经过的行人都可以看见,有三栋小楼被施工隔板紧紧地围住,隔板内正在紧张忙碌地装修施工。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装修工程完工之后,从中国人民银行分拆出来的银行监管部门将正式入驻这三栋小楼。
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三栋小楼原来分别是奔德金融中心、华夏银行金融街(相关,行情)支行、九鼎大厦。这三幢建筑已被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下来,一般统称为“中国人民银行2号办公楼”。目前该办公楼的装修工程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
有消息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分拆出的银行监管部门最有可能的基本框架是:中国人民银行现有的银行一司、银行二司、非银司、合作管理司、银行管理司将被划到未来的银行监管部门;现有的货币政策司、发行司、国库司、会计司、国际司仍然留在央行;服务性部门也有可能被分拆成两部分。未来的银行监管部门预计有四五百名工作人员,银行一司、二司各100人左右。留在央行的人员规模尚未确定。
归属未定
该消息人士透露,从中国人民银行分拆出来的银行监管部门对上级的隶属关系尚未最后确定。这位人士称,这个部门直接隶属国务院领导的可能性比较大,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可能性比较小。
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知名专家分析认为,虽然从大的方向看,分拆银监部门独立运作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从目前各方面的情况看,此次分拆出来的银监部门仍很有可能保留在央行内部。因为配给未来银监部门的办公楼就在现在的央行办公大楼后面,而且名为中国人民银行2号办公楼,这似乎已经表明,即将成立的银监部门极有可能保留在央行内部。
此外,这位专家指出,虽然现在各界对于银监部门是否应该从央行剥离出去众说纷纭,但是人们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是否将银监部门从央行剥离,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职能和银行监管职能是否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如果上述问题存在且出现相互掣肘的程度,就应该将两者从央行中分开;如果利益冲突还没有达到难以调和的程度,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无疑是在央行内部将两项职能分开,并且进一步清晰化。
银行监管的远景设计之一
今年年初,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关于央行业务分拆以及单独成立“银监会”、“银监局”等说法曾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央行“分拆”的核心问题是: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职能与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分开,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也使对银行业的监管更加有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位专家介绍说,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对央行职能分拆提出的方案最后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从长远来规划,将两者彻底分拆开;另一种则考虑根据现实情况,在央行内部进行“分拆”。现在,央行的态度很明显倾向于第二种。
这位专家说,他曾在会议上提出,应该将银行的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拆出来,成立一个独立的专门的监管部门。这个部门可以叫作“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并列处于同一层次。
然后,为了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可以在保留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三家具体监管执行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一个更高一级的、可以叫作“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机构。这是一个跨部门的决策部门,当然行政上隶属于国务院。但是,这一方案在金融工作会议上刚一提出就被“搁置”起来。
另外也有专家提出,如果“银监会”模式不能“一步到位”实现,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将银行的监管职能仍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隶属于人民银行,但可以单独成立一个类似外管局一样的机构,可以叫作“银行监督管理局”。
“分立”与“独立”改革同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说,根据国际经验,银行监管的“分立”与中央银行的“独立”往往是同步进行的。英国、日本和韩国的这两个改革是同步的。这位专家指出,现在海内外学术界几乎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应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独立性要求中央银行能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他认为,与独立性比较大的美联储对美国国会负责相类似,要体现中国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应该要求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目前的法律依据是,根据1995年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要“在国务院领导下”。目前,国内证券和保险行业的监管已经可以通过独立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来执行,而银行的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还共同存在于中国人民银行。
有关专家预测,如果独立的银行监管部门直接隶属于国务院,那么,中国人民银行将专司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如果按照这种框架设置,那么,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也将可能被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