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厦华(相关,行情)(600870)作为国内家电行业较早尝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早在1999年就提出把手机、电脑两大业务列为和彩电生产并重的支柱产业,但从公司2000、2001的年报中可以发现,公司着力培育的新产业不仅没能贡献出利润,反而成为公司连续两年巨额亏损并最终被“ST"的主要原因。分析ST厦华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遭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公司的实力难以支撑其贪大求全的发展思路。众所周知,电子消费类产品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价格+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产品和不断地推陈出新,这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来保证。而以公司1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同时将彩电、手机和电脑列为主业,必然是顾此失彼、全而不精,更何况彩电业自身正陷入价格战的泥沼和全行业亏损的境地,无法给新产业带来实质而有效的支持。
其次,没有充分重视“低成本扩张战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司从1995年即开始着手移动通信产品的研发,1998年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手机——“华夏一号",拥有两条先进的手机生产线和一个国家级的GSM手机研究中心,是9家获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牌照中的一家,但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对手机业务的巨额投入,2001年中报显示已达2亿元,因此尽管公司的手机销售业务增长较快(2000年47万台,2002年68万台),但由于市场和规模化等方面的因素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手机产品的收支平衡并弥补如此高额的前期费用,手机业务已成为公司发展的沉重负累。而同处一城的ST厦新(相关,行情)(600057),虽然从2000年才开始开发手机,却凭借其灵活务实的研发策略和技术引进策略,较好地应用了“低成本扩张"的战略,从而迅速完成了从传统的VCD产品生产商向新型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角色的转变,其新推出“厦新A8"手机更成为今年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难以继续独立承担手机业务巨额亏损的ST厦华在2002年2月27日宣布与联想合资成立“联想厦华移动通信公司"来并购双方的手机业务,得到的是联想4000万元的现金补偿和固定资产作价6000万元在合资公司占有的40%股份,仅此一项投资亏损就达1亿元,更重要的是公司从此也丧失了对已苦心经营7年并付出大量心血的手机业务的控制权。
第三,产业转型的起点不高使公司在之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公司与韩国三宝电脑公司、韩国双龙集团合资成立的厦华三宝计算机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仅为400万美元,对于强手如林的PC制造业来说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因此虽然厦华电脑曾率先敲开美国国门第一个实现计算机产品的对美出口,还一度是国内最大的计算机产品对外出口企业,但很快就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目前厦华电脑已全部撤出了长江以北的中国市场,对美出口也由于种种原因陷于停滞,2001年年报显示,公司计算机的销售收入仅为100万元,已很难称其为支柱产业。
最后,“撒胡椒面"式的多元投资分散了主业。在确定的三大主业之外,公司还投资了数量众多且与主业没有多少关联度的企业,投资额从数十万至千万元不等。如2000年“网络概念"热潮时就曾参股厦门信息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北京商易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厦华远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网络科技公司,这些项目不仅没有给公司带来现实的投资收益,有些甚至血本无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