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股市让我们清晰地听到市场发展的脚步,这样的脚步不仅行得急,而且走向四方。
一是新股的扩容。近两周,新股扩容大幅提速,首发增发都吸引了不少资金的眼球,一级市场囤积的5000亿巨资,让二级市场每日100多亿的成交量很是汗颜。数量不少,质量也不轻。下周招行6亿股和中石化5.7亿股均要上市,如果再想想真正的“巨无霸”中国联通年内上市的外资企业的虎视眈眈,我们就不得不正视,扩容的步子走得实在太快。
二是市场产品的创新,说了不短时间的股指期货终于有了眉目。上海期交所日前表示,目前已完成了股指期货五个阶段的研发工作,并拟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各项法规的制定和技术准备工作。同时还称要加大投入,抓好后继品种的开发储备。诸如此类的“发展”,让我们似乎真的触摸到了那个如周小川主席所描绘的产品丰富、规模庞大的未来股市。不过,市场的发展只是一个方面,既大又强才是终极目标,这里的强不是说我们的股市就应是持续的大牛市,而是应该健康发展、稳定发展。想既大又强,就需要资金跟上,制度跟上。对此,高管层还是动了不少脑筋。例如央行行长戴相龙一改往日严厉的面孔,极力倡导储蓄资金入市;又如证券交易佣金调整方案水落石出,佣金浮动范围几乎是从0到3‰,其用意一是活跃交投,二是促使券商在压力中快快长大;还有新股恢复配售制据说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让利于二级市场投资者,目的还是引资入市。
一系列政策言论和制度创新让我们看到了高管层的用心,想要市场快速成长,还要让它身强力壮。不过,尽管用心良苦,我们还是宁愿在乐观中保持谨慎,数条“引资政策”能够起到多大实效,后备军何时才能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佣金下调催生券商大洗牌,想要在竞争中锤炼出强者,但这样的竞争会否走向无序,在国内券商为生存还是毁灭积极较量之时,跃跃欲试的外资券商会否渔翁得利?还有盛传的CDR、QDII是不是现阶段符合全局利益的最佳政策,这样“北水南调”有实质意义吗?对于证券市场的美好未来,我们应该乐观。但面对现实中的一连串问题,我们还不得不承认,大与强,这是市场的两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