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宏超 何晓鹤 实习记者 李翔 北京报道
“兵败如山倒”。4月16日至24日连续的5个跌停板,让世纪中天的股价几乎“腰斩”。主力在经历了资金链断裂、心理防线崩溃之后,从自己在22-23元一线苦心经营了近十个月的标准平台上义无返顾地纵身一跃,股价直坠到12.74元。
但抛单仍然在8000万股左右,几乎占到流通盘的70%左右,而且还没有萎缩的迹象。似乎这个春天里,来势汹汹的SARS也带给了世纪中天无尽的恐慌。
而另一个故事——股权转让的故事也在秘密地上演。“新的大股东已经派人进入了世纪中天”,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它是珠海国利工贸发展公司”。但关于这家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进入的详细细节他拒绝透露。
当世纪兴业黯然离弃自己“苦心经营”三年的世纪中天时,围绕在他身上的所有神秘“光环”也开始渐渐褪去。
外资故事
“运作了这么多年的大牛股,主力心血所致啊,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毁了自己费力创下的基业呢?”华夏证券一位分析师颇为感慨地说。他认为,主力在22-23元附近小心翼翼地维持了那么久,可能一直在等待基本面的变化,但显然主力的资金链绷得太久太紧了,已经无力支撑。
“而主力等待的利好,”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就是为世纪中天引进外国投资者计划。”
去年,世纪中天高层曾透露,大股东世纪兴业为其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想法已非一日。
而这个足以让世纪中天再牛一把的庞大计划,一直在被世纪兴业及其老板——神秘的资本运作高手刘志远秘密地运作着。
2001年5月,世纪兴业与北京昌平区镇政府、兴寿镇政府签定协议,获得了50000亩的土地开发规划用地,以兴建“国际未来村——北京”项目。这一项目总体投资将达48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标志性建筑群,容纳人口30万人。
而世纪兴业的实力显然不够,于是作为其资本运作平台的世纪中天被拉进来参与其中。“这对世纪中天有好处,我们计划中是要把这个装到上市公司里。兴业有好项目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共同开发,互惠互利。”世纪兴业的一位人士曾向记者描绘了该项目的美好前景。
但世纪兴业的计划不仅如此,因为世纪中天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它共建这个庞大的项目。
2002年5月21日,世纪中天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贵阳市国资局拟将所持有的公司11.09%的股份转让给中投信用担保公司。这次股权转让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世纪中天的第一大股东世纪兴业直接或间接持有中投信用担保公司40%的股份。
中投信用担保公司是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下辖的担保公司,董事长由原北京市证管办主任孙家琪担任。注册资本达10亿元的中投信用担保公司云集了北京众多上市公司如燕京啤酒、青鸟天桥等,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北京华普产业集团、世纪兴业投资、中信国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联合控股公司等都是其股东,其中世纪兴业持有40%的股份。它是国家三家最大的担保、投资一体化的商业性担保公司之一。
之后,这项转让就没有下文,以至于贵阳市国资局资产运营部韩部长的记忆已经模糊,在记者的提示下,韩说:“这项转让可能不会再进行,我们依然是世纪中天的第二大股东。”
“本来这次股权收购是另有用途,就是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原计划是在收购贵阳市国资局的股权后,世纪兴业将19%的股权转让给一家美国公司,同时再将20%的股权交与这家美国公司托管”,一位曾参与此事运作的人士透露,“这样,这家美国公司既达到了控股的目的,又避免了当时政府所设定的要约收购。如果当时运作成功,不仅能让二级市场的主力再借力狂炒一把,而且也将轻松收回在世纪中天身上的所有投资——近1亿元,还可以分享世纪中天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带来的丰厚回报。同时也能为‘国际未来村’项目找到资金的依靠。”世纪兴业用心良苦。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世纪兴业的设想发展下去。该人士透露,“国际未来村”项目是北京市政府与一美资企业的合作项目,世纪兴业利用自己在政府中的熟络关系拿下该项目的开发权,紧接着就欲引进该外资进入世纪中天,随后把“国际未来村”装到世纪中天里,有实力外资撑腰,世纪兴业不用为资金发愁,便可坐地分成。
在记者向世纪兴业的总经理戴家宏求证这件事情时,他显得很激动:“什么合作,我不知道!我现在在外地为年报的事情忙着呢,等过几天我们一切都可以谈。而且这些是我们董事长在运作的。”遗憾的是,世纪中天董事长鲁石的两个手机均未拨通。
庄家故事
短短的5个交易日,9.95亿的流通市值灰飞烟灭,世纪中天的庄家损失惨烈。而这个“老庄”一直在世纪中天里与世纪兴业保持着高度的步调一致。
2000年1月11日世纪兴业入主世纪中天,当天其收盘价仅为14.57元。7月4日,世纪中天10送4.2股转增5.4股除权,之后股价迭创新高,11月28日攀至36.30元,复权价为71.15元,全年涨幅428.26%,即使在2000年那个火热的年代,世纪中天依然赢得了当年“第一牛股”的美誉。
2001年4月16日,世纪中天实施10送7股派2元,除权后仍然走势凶猛,5月25日创出新高22.50元,复权为75.36元。随后在股权并购等利好影响下最高冲到24.30元,之后一直维持在22-23元左右。2002年中报显示,在2002年6月30日其股本人数为5882户,户均持有流通股19191股,属于典型的庄股。
“世纪中天复权价是70多元,而主力自从‘5.19’行情至今进行了漫长的操作,股价也一飞冲天,如果没有基本面的配合,再神的庄家他也不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在世纪中天这个基本面并不怎么样的股票上有这么大的作为。”一位华夏证券的分析人士对主力资金的来头颇为怀疑。
世纪中天的董秘赵虹表示,股价的波动与公司本身无关,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但北京一投资界人士在再三要求记者保密的情况下透露,操作世纪中天股票的主力资金与世纪兴业有密切关系。“去年他们把股价拉到23元左右,大概因为资金紧张的缘故,他们一位姓刘的先生因为认识我们,找我们想融一些资金,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情况已经很糟了,资金链绷得非常紧,谁敢借钱给他们?这次世纪中天股价雪崩,可能与其资金链紧张有关,我听说他们负责运作这件事情的老总已经去了美国,而他们的主操盘手也洗手不干了,听说去上学了。据悉他们运作世纪中天股票是在全国十几家证券营业部分仓操作,还与其他投资机构联合操作。”
对此,世纪兴业的总经理戴家宏令人意外地没有作出激烈的反驳:“那不都是在传言吗?让他们传好了。”
“他们去年5月份在运作引进外资时,从19元起步,之后一直到23元多。外资收购流产后,主力资金在支撑一段时间后,发现非但没有利好,而且业绩将有大的下降,于是在3月上旬稍做反抗,尤其19日在世纪兴业把所持世纪中天股权无限期质押给中投担保后,主力资金信心完全丧失了。”上面那位证券分析师并没有肯定世纪兴业的大势已去。
故事之外的故事
在世纪中天作为大牛股的这些年,世纪兴业在对其资本运作上的出神入化,并不逊于其股价的表现。
2000年世纪兴业进入后,一系列的运作使当年收益达到1.19元,让市场为之侧目。世纪兴业一接手就提出两个极具诱惑的发展目标:进军通信业,进军北京地产业。这在当时极具诱惑。
2000年6月,世纪兴业向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1.11%,同年11月顺利转让给仕奇实业旗下企业内蒙古饭店,转让价格为3500万元,不到半年获利1304万元。
2000年9月,世纪中天走出了进军通信业的第一步。从世纪兴业手中受让了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当时的受让价格是1950万元。仅两个月,就以3000万美元(人民币近2.5亿元的天价)出让给三井海上风险投资公司,瞬间增值20倍,获利2亿多,成为其2000年利润的主要来源。
当时,总经理戴家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记者对世纪中天进军通信业豪言的质疑时解释道:“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但是面对如此之高的投资收益我们没理由不卖。”戴的解释是:世纪兴业要用行动让股民获利,让股民知道世纪兴业是决心要把世纪兴业做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世纪中天每股收益1.19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仅为0.18元。
同年,投资3750万元入股网泰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6000万元受让吉通通信有限公司5.51%股份等,最后事实都证明这些投资都只不过是虚晃一枪。
2001年12月,世纪中天以1.9亿元收购间接大股东天津河西区华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持有的北京昊岳房产95%股权。在交易中,该公司评估后总资产增值了40.61%,而净资产的评估则增值了215.9%。
世纪中天看中的是昊岳开发的位于东三环亮马河附近,高达27层的君悦豪庭。实际这个工程已停工两年,留下的只是两栋钢筋混凝土清晰可见的烂尾楼。与当初收购时许诺的2002年即可封顶出售大相径庭。
君悦豪庭的承建方——北京城建四公司中山开发部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停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甲方即昊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没有资金再投入。
当记者拨通昊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电话询问此事时,公司的梁先生坦率地对记者说,君悦豪庭停止施工的确已经有两年多了。而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了。记者问道:“难道世纪中天没有向里面投资么?”梁先生令记者吃惊的回答:“世纪中天?我们跟世纪中天没有关系,一直都没有关系。我们的大股东一直是世纪兴业,世纪兴业没有对我们公司进行投资。”
今年3月,世纪中天在昊岳上一年多的一无所获后将其转让出去。
实际上,世纪兴业在进入世纪中天后,除了几笔意外之财,世纪中天的主业一直在摇摆不定,其利润主要来源还是世纪兴业进入前就已经开发的贵阳的几个房地产项目。
世纪兴业并没有给世纪中天带来什么主业上的变化,而那些股权转来转去的资金又到哪儿去了,这只能是故事之外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