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第三级的地区共有四个:广东、天津、福建、浙江,分值在50到60之间,属于发展势头良好的地区。
广东的全球化指标位居第一,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居第三,知识工作岗位和经济活力指标偏后,分别居第十七位和第十五位;15个细分指标中,广东有3项居第一,有10项处前十名以内,拖后腿的指标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居二十二位和二十六位。
天津的全球化指标居第二位,知识工作岗位居第三位,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居第四位,经济活力居第十二位;在15个细分指标中,天津居前五名以内的指标有8项,前十名以内的有3项,偏后的指标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居十八位和二十五位。
福建比较靠前的大类指标有全球化、数字经济和创新能力,分别居第四、第六和第七位,靠后的大类指标是知识工作岗位和经济活力,分别居第二十和二十五位;15个细分指标中,处于前十名以内的有8项,二十名以后的有6项。
最让浙江人愤愤不平的大类指标是经济活力。因为除此之外的四大类指标,浙江都在前十名以内。在大多数人眼里,浙江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地区,然而,在新经济指数体系中,浙江的这类指标位居第二十八位,也就是倒数第四位!经济活力指标由两个细分指标构成,一个是年度企业注册与倒闭总量占企业单位数的比重,另一个是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浙江分别居第二十七位和二十位。
杨开忠认为,这四个省份的股票筹资指标都处在20名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活力。
(本文由经济日报提供的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与搜狐财经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