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国有股减持喊停的这个清晨,对于一部分人来讲是欢欣鼓舞的,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讲却是尴尬万分的。
这一切其实仅仅缘于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现实的股市是危险大于安全,还是安全大于危险。
很多人都愿意评论中国股市,他们认为这个不成熟的市场完全就是政策市,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人们却忽然发现,这个规律有点失灵了,在管理层频频放出的利好面前,股指要么是一天行情,要么干脆就是高开低走,一点面子都不给。
降低佣金是这样,降低印花税是这样,暂缓增发是这样,周小川发表中国股市新兴市场论也是这样,上指推出180指数还是这样,浑然一副不创新低不回头的态势,更有称这是市场力量和政策的角力和博弈,就想看看到底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大腿也有用力不济的时候。
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早在今年的春节之后,水皮就感觉到了一种变化,这种感觉化成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文字,水皮的判断就是二月的暖风会剪掉投资者心中的烦恼丝,为了解释得更清楚,又写下了“谁收起了第二只鞋子”的杂文,明确指出有关国有股减持的讨论已被束之高阁了,尽管管理层没有明示,投资者尽可放心。
事实证明,投资者的心始终就没有被彻底放回自己的心窝里,他们总是提心吊胆在等待着那个缓期执行的结束。这不是投资者的悲哀。
你可以说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映,但这毕竟是弱者的自我保护。
这又是投资者的悲哀。
毕竟这个市场就认大势,“顺势者昌,逆市者亡”就是这个市场的丛林法则。
政策是无所谓对错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变是政策的精髓,也是政策市的精髓。
有人很认真地提出,国有股早晚不还是要减么,到底什么时候再启动,再启动压力岂不是更大么?
中国古代有杞人忧天的说法,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并不是鼓舞大家盲目入市,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出的基本判断。
谁又能说得清楚10年以后的中国市场是个什么样子呢?确切地讲还有多少国有控股企业在这个市场上呢?
但是,如果认为“6·24”行情是“5·19”行情的重演则就将犯策略上的错误。
“5·19”是在正确的时间发动的错误的人造“井喷”,“6·24”则是在正确的时候启动的正确的“恢复性”行情,虽然同样表现为“井喷”,而且高度要远高于“5·19”,但是并不能改变未来上证指数(相关,行情)在1500点至1800点箱型整理的大格局,不同的是整理的轴心会以1500点上移到1700点附近,基本面并不支持出现单边上升的所谓“牛市”。
梦醒时分的人们,脑子常常并不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