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仍旧是国内商业银行中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他们的资本规模普遍过小,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底限是10亿元人民币,而由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许多注册资本刚刚达到1亿元人民币的底限,因此其实力不仅不能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即使是广发、交通、招商、浦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实力也数十倍甚至百倍于城市商业银行。
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
国内8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由原来各地方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来自于公有制的城市信用社多半都是带着大堆的历史坏账,因此,合并之后,地方政府非但没捡到便宜,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往往到最后不得不由财政出资,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因而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从其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员工队伍基本上是从原来的国有银行平级调动过来的,领导班子是政府任命的,虽然部分资本来自民间,但政府财政资金在其中往往处于大股东地位,因而无法摆脱政府的控制。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商业银行当成自己的“小金库”,不过有关专家对此的观点是,个别地区,地方政府会有控制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其所用的想法,但是在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城市商业银行还是被当作财政的一个包袱,因此控制与否是因地区而异,越是市场化、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要掌控城市商业银行的愿望越弱,像台州市等地的政府就完全不愿意干预商业银行的发展。
业务享受特殊照顾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因此许多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能享受到其他银行所不具备的特殊照顾,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城市的社保基金、养老业务甚至住房公积、财政基金等等业务都被指定到当地城市商业银行,一些油水很肥的项目地方政府也都一手交给城市商业银行。
而有关专家则就此对记者表示: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趁现在在政府照顾下还能吃饱饭,及时改变这种业务上基本依靠政府的局面才行,要逐渐过度到真正依靠自己的实力,去赢得客户,这样才能在将来凭借实力保持自己原有市场份额不致丧失。
未来方向尚难定论
目前,由于不能在异地开办分支机构等业务上的限制以及历史家底薄等原因,导致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有调查显示,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公信力正在下降,导致业务萎缩:存款结构中,个人储蓄的比例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70%的存款来自当地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存款也往往只是企业众多账户中的一个临时收支的活期账户。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和民营化改革,使其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可以考虑上市融资、与外资合作、以及各地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联合或股权上重组的方式。
据了解,浙江省现有的8家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普遍很小。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普遍在1—5亿元之间,目前,8家银行资产总额为602·5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46·7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9·23亿元,现有企业客户42788家,其中民营企业31705家,占比74·09%。不过,浙江地区八家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普遍要好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商业银行,如由台州银座等8家城市信用社共同组建的台州市商业银行,坏账比率只有2%,而其他七家城市商业银行,坏账同样极少,杭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据说只有3%,远比各种国有商业银行低,而其存款总额在杭州市区也仅次于工行和建行,排在第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