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世界大麦市场开始经历一次迅猛的上涨行情,近来国内的大麦市场价格较年初已经上涨30%以上。从各种信息分析,预计今年底,中国港口的澳大利亚啤酒大麦销售价格将达到2000--2100元/吨,在明年的1--3月为2100--2300元/吨,甚至在明年的9--10月前可能达到2400--2600元/吨。而法国和国产大麦的价格也将与澳大利亚大麦之间保持合理价差,共同达到相对高点或最高点。这一事实将使啤酒产业在明年面临全球性原料紧缺。
自然灾害导致供求失衡
世界大麦的产量正常年份为1.3亿吨,其中啤酒大麦的产量仅2100万吨,目前世界啤酒业对大麦的供求保持平衡。虽然大麦是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但是由于欧洲和北美内部的购买消化,其实际的国际贸易量不是很大,跨洲的贸易量只有1000--1600万吨,其中啤酒大麦的交易量为400万吨左右。世界上的净出口国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丹麦。在正常年份的400万吨的国际贸易量中(将欧盟视为一体),中国是最大的买家,占了贸易总量的一半,对世界大麦市场的依赖度很高。不仅如此,中国的购买又具有"大国效应","中国因素"在正常年份对供求平衡和平静市场的意义可见一斑。
但是当前这一稳定的供求关系已经被打破。澳大利亚作为世界大麦的最大出口供应国由于出现罕见的旱灾,2002/2003季的产量比上一季减少了40--50%,新一年度的啤酒大麦数量约为140--150万吨,除去自身的消耗,最多有90万吨的大麦可以向世界市场出口,比正常年份减少了大约90100万吨。
北半球的另一主要供应国加拿大也由于气候反常,产量大幅下滑,有消息称至少减少50%。加拿大小麦局在今年8、9月间曾突然宣布其在2002/2003季将退出小麦和大麦的出口市场,有消息证实,加拿大已经陆续采购了30万吨以上的欧洲啤酒大麦,这表明加拿大已经没有能力出口啤酒大麦,而沦为进口国。
世纪农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欧洲的啤酒大麦两大出口国产量与上季基本持平,但德国和北欧等国的产量则出现一定的下降。有关机构分析指出,欧盟15国仍将保持130140万吨的啤酒大麦出口能力。
以上数据可以推出:在目前世界大麦的需求量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实际意义的供应量减少160--180万吨,这种不平衡是惊人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从今年8月以来大麦价格的疯狂上涨。
我国啤酒业将受重大影响
由于地理上的因素和使用偏好等因素,中国是澳大利亚大麦最大的买家,近年来我国的购买量占到澳大利亚出口量的70--80%左右,约120--140万吨。按此比例在2002/2003季我国可以购买到的新季大麦不会超过60万吨,即使澳大利亚将其库存的80%销售给中国,中国可以从澳大利亚购买到的数量也只有80--90万吨,只是正常年份的约65%,而由此出现的30--50万吨的缺口需要从其它供应国家补充。由于加拿大退出了本季的大麦出口市场,传统贸易中的大麦缺口就进一步上升至70--90万吨。从海关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麦进口量的变化。今年1--9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23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约100万吨,从法国进口13万吨,总量大约135.5万吨的啤酒大麦。而在去年同期为加拿大51万吨,澳大利亚101万吨,法国约22万吨,美国约6万吨,总计181万吨。2001年全年的进口量达到232.4万吨,如果像往年一样使用大麦,唯一的选择就是去欧洲市场购买。而欧洲除了欧盟内部15国的消耗外,也仅能向世界市场出口130--140万吨的啤酒大麦。加上中东欧区域在内的原有需求国(洲、地区),以及原有加拿大自身和其传统客户及原澳大利亚客户的转移购买,中国能从中补充的量并不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