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结论
根据证监会大连特派办的整改报告,大商股份(相关,行情)对于坏帐的处理方法并不是很谨慎。对于应收帐款仅按照3年以内(10%)和3年以上(40%)确定坏帐计提比例。
第三季度体现的新增坏帐准备为714万元。预计在第四季度还需要计提的坏帐准备为1300万元。
大商股份拟收购的北京超市公司天客隆,在与超市发的诉讼中败诉,可能对大商股份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大商股份在从地区的公司转型成为全国性公司,在适应异地经营的过程中会有比较长时间的改造过程。
由于大商股份更改会计政策,对于业绩预测进行调低。对评级进行调低。
大商股份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由于计提坏帐的因素,使得大商股份的利润同比出现了下降。第三季度仅仅实现0.04元的利润,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虽然第三季度属于零售业的一个淡季,但是与上半年实现0.22元的每股收益相比,差距非常大。
坏帐还有待第四季度处理
根据证监会大连特派办的整改报告,大商股份对于坏帐的处理方法并不是很谨慎。对于应收帐款仅按照3年以内(10%)和3年以上(40%)确定坏帐计提比例。
在整改报告中提到的帐务调整包括,333万元的利息计入管理费用、抚顺百货大楼有630万元的预付工程款帐龄达到10年,按照全额计提坏帐准备后,37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总共新增当期费用为714万元。
另外还有一笔2000年7月发生的640万元应转入应收帐款。因此也增加了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金额。
根据2003年中报显示,大商股份的应收帐款情况如下:
帐 龄 期末数 比例% 计提 坏帐准备
比例
%一年以内 40,075,447.51 66.18 10 3,811,144.35
一至二年 9,528,339.18 15.73 10 567,843.27
二至三年 6,294,382.66 10.40 10 735,391.32
三年以上 4,657,496.27 7.69 40 1,750,837.19
合 计 60,555,665.62 100 6,865,216.13
其他应收款 单位:人民币元
帐 龄 期末数 比例% 计提 坏帐准备
比例
%一年以内 65,015,019.64 58.74 10 4,750,928.41
一至二年 17,937,192.18 16.20 10 1,155,729.87
二至三年 9,414,555.38 8.51 10 517,685.56
三年以上 18,321,796.22 16.55 40 7,003,886.85
合 计 110,688,563.42 100 13,428,230.69
由于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三年以上的按照100%来计提的话,需要补提1423万元的坏帐损失,再加上新转入进来的640万元,一共需要增加2063万元的费用。
至于这次帐务调整,大商股份补提了多少坏帐准备,第三季度报表并没有提及。根据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差别看,大商股份很可能仅仅计提了披露的714万元。还有1300万元的坏帐准备要在第四季度得以体现。
另外对于一年至三年的坏帐准备,10%的比例是否足够,可能也需要调整,可能还会继续提高坏帐准备的金额。
由于大商股份这次的帐务调整,属于一次性的,因此不应该影响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而且多计提2000多万元的费用,对于大商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依旧能够保持在6%以上,不会影响公司的配股资格。
进军北京有波折
超市发与天客隆的诉讼一审有了结果,判决天客隆归还超市发19家超市门店。由于天客隆将要大商股份收购,成为异地企业进行收购的对象。这可能会对于诉讼产生一些影响,北京当地的法院可能会更倾向于维护本地企业的利益。由于大商股份收购天客隆的价格已经确定。
大商股份在北京地区进行的超市并购进展并不是非常顺利。仅仅实现对于天客隆的收购,可能并不能满足大商的胃口。大商股份在北京的收购必须克服原先未遇到的新问题。原先大商股份在东北地区进行购并式扩张,当地政府非常配合和欢迎。但是大商股份到了北京,由于属于消费中心,北京政府对于大商股份在并购上进行配合的力度就要小的多了。而且北京属于消费能力非常高的地区,关注这个地区的企业会比较多,因此无形中就增加了并购的成本。
东北地区扩张势头不减
报表中反映出比较积极的因素就是,大连国际(相关,行情)商贸大厦开始出现了盈利。这是在大商股份在与日本卖凯乐签署国贸大厦股权的转让协议以后,大商股份已经开始介入到国贸大厦的管理。从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到,大商股份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当期实现投资收益133万元,扭转了持续亏损的局面。
大商股份的销售收入依旧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82%。而且大商股份网点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滞。分别签定两个租赁经营的合同,准备在阜新和锦州市分别新开设一个网点,建筑面积分别为3万平方米和12752平方米。另外租赁经营的沈阳鹏利广场A座,已经于2003年9月30日开业。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是大商股份的主要策略。(华夏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