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今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弱势年,在经历了去年大暴跌后,今年的市场应该是以修养生息为主,总体筹资额的下降是正常的,这与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有极大的关联度,二级市场活跃,人气旺盛,则市场承受能力就强,筹资额度相应就大些,反之则亦相反,但实际上相比今年截止目前以来的印花税同比减少62.95,筹资下降32.22%,二级市场承受的扩容压力还是相当艰巨的,虽然印花税自去年10月开始有了一定幅度的下调,但今年也上市了一批超级大盘股,也相应的增加了的不在少量的印花税,二者在理论上是可以抵消的.其次,今年总体上发行家数同比有所上升,流通盘在4000万以下的小盘股不在少数,超级大盘股虽然在总数上不多,但是几乎每一家都是总市值能排进前10名的股票,中国证券市场真正进入大盘股时代,这些大盘股的发行和上市都对当时的市场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压抑作用,而超级大盘股数量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综合指数(相关,行情)产生失真现象,尤其是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就计入指数,使这一现象更为突出.第三,10月份在A股成交同比下降达41%的背景下,筹资额却同比上升44%,是市场向下破位,阴跌不止的直接原因.在今年总体筹资额同比下降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目前的弱势市场和大量的筹资需求的关系是管理层面临的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关系到大盘能否在中长期上升趋势线上止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