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两会期间很多专家呼吁,要重视期货市场的功能。且有很多投资者非常关心何时能推出玉米、棉花、原油这样的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两位专家对此如何看待? 胥京钢:最近期货市场的总持仓量持续增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品种相对于目前的资金量来讲比较小,资金多,可选择的品种小,这是造成最近很多品种持仓量过大的原因。在适时的时候推出新的品种,对目前的市场进行一些资金分流,可能会有效抑制住某些期货品种的过渡投机,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现在像棉花这种商品已基本上逐步向市场开放了,价格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这个时候一些大型企业,一些大型加工行业急需通过期货市场回避价格波动风险,棉花期货等品种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恐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曹胜:品种太少市场资金过于集中,容易形成相对无限的资金追逐相对有限的商品的局面,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第二,市场要做强做大,一个市场要发挥出它的功能,只有一两个品种肯定是不行的。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仅靠一两个品种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如果一个人让你只简单做撕纸或者挖地这样的简单初级劳动,肯定是没法体现出人的智慧和功能。对于期货市场而言,仅有的几个品种,期货市场品种少,会直接影响期货市场的发挥。 主持人: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呼吁,期货市场推出原油、黄金等品种,两位专家怎么看待这两个大品种的前途。 曹胜:这两个品种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关系到国际民生。中央银行放弃对黄金的管制之后,黄金从最高180多块钱最低跌到80多块钱。只要是符合期货条件的大宗商品,只要是易存放,容易标准化的,这些商品都有做成期货的客观可能。国际市场有先例,商品之所以能进行期货交易,是因为有其内在的消费需求的。 胥京钢:原油期货确实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原油现在已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有人说这次美伊战争是为了谋取石油而来,国际市场原油的涨跌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脉搏。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方面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国际价格的涨跌也直接成为影响中国下一步经济增长的瓶颈。原油期货的推出,应该是一个非常大而且非常好的品种。而且可以间接跟国际市场进行接轨, 有点儿像铜一样。上海铜的涨跌往往是跟随着LME市场的涨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