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近一段时间,信托业又热起来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晓东博士针对目前的信托热表示了他的“担忧”。
贺晓东认为,从央行新颁行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看,信托业的从业范围比原来大多了;从业务上看,类似于国外的投资银行,这应该是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一个好机遇。但在信托公司还没有整顿好时就忙着开展新业务,会给新形势下的信托业带来隐患。
贺晓东是今年3月才从一家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信托公司“上岸”的,此前他在这家信托公司工作了将近4年的时间。因此他说,我太了解信托公司了。
贺晓东说,当初信托公司的成立是为了给地方增加一个融资窗口,因为信托不同与银行,信托公司不仅有融资功能还有投资的功能,可以说,信托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好的。但他认为中国的信托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乱”的,不仅是人员素质差、内部管理不规范,最主要是没有监管。当时,各信托公司的违规操作因为没有监管而愈演愈烈,各地的信托公司更是一哄而上,导致了信托公司管理失控,国家信用泛滥,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现在处理信托公司的办法就是关门,所以说,可以用“始乱终弃”来形容信托公司。
贺晓东说,整顿后保留的60家信托公司,在人员素质、内部管理等方面没有质的变化。打个比方,“建在沼泽上的房子,地基已经不稳了,而现在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就像是给要倒的房子搞装修一样,外表的好看是暂时的,现在要做的是把房子的地基夯实。”
贺晓东建议,当务之急是,央行要从信托公司的内部管理、从业资质认定等方面下手,尽快建立严格的信托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托业的发展逐步走入良性发展轨道。否则,将来还有可能面临“始乱终弃”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