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富通(海通证券与比利时富通公司合资)、国安(国泰君安(相关,行情)证券与德国安联集团合资)、招商(招商证券(相关,行情)与荷兰国际集团合资)等合资基金公司设立申请进入证监会正式受理程序,基金管理公司的合资浪潮正在以迅猛之势扑面而来。对于年轻的中国基金业,外资介入无异于原本就不平静的港湾驶入了一艘巨轮,其掀起的巨大波澜足以令小舢板摇晃,甚至遭受倾覆之灾。合资基金公司对国内现有基金公司所带来的冲击是体制性的,从而可能改变基金业的发展轨迹和市场格局。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合资基金公司将引入相互制衡、共同决策的股东文化,使基金公司管理走向规范和理性,为公司可持续经营打下良好基础。
国内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则存在不少制度性缺陷:1、一股独大或大股东说了算的情况仍比较普遍。尽管许多基金管理公司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差距不大,但控股股东对基金公司的干预常常超过其权力边界。这主要表现在重要人事安排、重大投资决策等方面。甚至控股股东的地方政府也直接干预基金公司的人事调整。2、股东地位虚化、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基金公司总经理由上级主管部门推荐产生,不一定反映股东单位的愿望这些总经理仍然习惯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对上级领导毕恭毕敬,而对股东单位甚至公司董事会缺乏必要的尊重。他们在公司日常管理中一手遮天,使公司处于实际的内部人控制之中。内部人控制容易造成公司内部投资决策不透明、在重要投资品种的选择上出现随意性,从而给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在人力资本的争夺上,合资基金带来的冲击可能是最直接亦是最致命的。为了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合资基金公司成立之初,一定会在人才上与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展开一番较量,一方面从海外直接引进尖端人才,另一方面,以各种优厚条件挖走现有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产品设计专家和优秀销售经理。由于合资基金公司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受到的制度限制较少,一般遵循按业绩分配、拉大差距的竞争性原则,因此,如果国内基金公司不改变目前大锅饭式的分配体制,将很难留住骨干力量,从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内部管理构架设计来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基本采取分工制,即由中方负责投资决策和市场营销,外方负责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因此,可以预见到的是,外方将利用先进的风险度量和收益测算等手段,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大量满足各种风险需求的新产品。不久的将来,中国基金市场将成为各种最新基金品种竞技的舞台。
得益于其特殊身份,合资基金公司可能成为中国基金市场引入两个重要新品种的媒介。其一,B股基金。受外汇管理等各项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B股市场不能对境内法人开放,通过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内发行B股基金,是解决B股市场流动性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二,H股基金。目前H股市盈率大大低于国内股票,在国内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形下,不少境内投资者已经以各种途径进入H股市场。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无视合资基金公司所带来的冲击,但也不能过分害怕冲击。冲击能够带来活力,冲击能够加速变革。国内基金业应该励精图治,直面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