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证券市场中,不愿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大有人在,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在遍察了中国股市中的各类股票后,经分析总结,得出了投资人不愿长期持股的七条理由。
一、不愿长期持有大盘股。虽说大盘股有走势稳定的优点,但其优点也正是它最大的缺点,由于过于稳定,而且因为盘大,股性就显得呆滞了,股价波幅小,获利机会少。大盘股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行情起来时,涨起来慢;而行情下跌时,跌起来却挺快。你说跌快涨慢的股票能捂吗?
二、不愿长期持有绩优股。中国证券市场绩优股寿命短,1996年“长虹”扛起了绩优股的大旗,股价直冲60元,可好景不长,发育过度的绩优股“躯体”很快就虚脱了,目前,“长虹”股价只有7元多,留下的只是上档密密麻麻的套牢盘,同类个股不胜枚举,让投资者备尝投资绩优股带来的“心酸的浪漫”。即便有“佛山照明(相关,行情)”和“青岛海尔(相关,行情)”这样屈指可数、长盛不衰的绩优股,但能指望它带来差价收益吗?看看它们一直在平走的K线图,你就知道长期持有此类个股,要想获利,实在是要“等你等到我心痛”。
三、不愿长期持有亏损股。照理说亏损股人见人怕,资不抵债的“空壳”,亏损累累的财务报表,让一般投资者避之不及。但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却能使亏损股这只“乌鸦”经过政府行为的“重组魔法”,变为资产优良的“凤凰”,尽管如此,你也只能在亏损股上捞一把,譬如像今年初“银广厦”等亏损股的炒作。若要长期持有,亏损股前景的不确定性将使你面临的又是“套牢”的绳索。
四、不愿长期持有资产重组股。资产重组股行情是股市中的“不死鸟”,那些经过资产重组后的绩差上市公司,业绩有提高,股价也随之大幅上扬,但在信息披露不规范的中国股市,一般中、小投资者在获知重组消息时,股价早已升到了一定的高位,此时入局正中“庄家”的下怀。要是抱着长线投资的心态去买入资产重组股,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实例为证:“ST通机”经资产重组后改名为“纵横国际”后业绩大增,但今年复又亏损,这种扭亏为盈后再度亏损的个股屡见不鲜,此类所谓的“资产重组股”谁敢长期持有?
五、不愿长期持有增发股。增发喜了上市公司,苦了投资者,每当有增发消息出台,相关个股难逃大跌厄运。增发能从证券市场中轻而易举地募集到大量资金,但是正当投资者翘首以盼“增发”上市公司良好业绩时,“增发”公司却因业绩跟不上根本扩张速度使得效益下滑,甚至再度亏损沦为“二次重组”的对象,股价焉有不跌之理,而长期持有增发股的投资人只得套牢。
六、不愿长期持有概念炒作股。概念炒作是中国股市的又一特色,炒家的想象力在证券市场上大放异彩,更有大资金的推波助澜,使每一次概念式的炒作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可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但概念炒作靠的是想象,一旦想象与实际相差太远,失望总是伴随而来。2000年大红大紫的“网络股”就是最好的例证,虚幻的泡沫破裂后,带给投资者的是一片狼藉。
七、不愿长期持有小盘股。越小越好炒,这是股谚。但“心狠手辣”的庄家往往在施以小恩小惠的同时,温柔地把掠夺的手伸向你的钱包。庄家炒作小盘股从未患过“恐高症”,126元的“亿安科技(相关,行情)”是小盘股炒作的极致,但这并没有让跟庄的中、小投资者的钱包鼓起来,相反自2200点下跌以来,小盘股跌得最厉害,对小盘股情有独钟的投资者再次感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搜狐财经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搜狐财经赞同其观点,搜狐财经仅仅出于保证投资者知情权而刊登此文。
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须经作者及本网站书面授权。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EMAIL: stock@sohu-inc.com
(搜狐财经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