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最近,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从10月28日起普降大雪,尤其是黑龙江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暴雪。不少投资者由此产生疑问:这场暴雪对于大豆期货的价格,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农产品由于自身的自然属性,在生长过程中的确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但是,通过对比以往历年东北地区的天气数据,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场大雪对我国大豆的影响不大。东北地区出现的灾害性低温气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夏季低温冷害即6-8月间气温偏低,另一类是早霜天气。因为这样会出现“贪青现象”,直接影响大豆的品质。而此次出现的暴雪,是局部性而非全局性的,主要集中在东北东部。冷害对于作物的影响,通常是以水稻为最重,玉米、大豆次之。
值得大豆投资者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大豆的收割截止到10月中下旬。就是说,现在收割已经基本结束,此时出现的暴雪天气对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是极低的。引申到期货市场,对近期豆价的影响很小。
笔者认为,决定近期大豆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有以下两大主线:
第一,转基因条例对进口大豆的影响逐渐淡化,进口量增加。最近,中国政府再次放宽转基因条例临时措施实施的时间限制,将原定的截至2002年12月25日的期限延长九个月。根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中国本年度由于实施转基因条例,进口美国大豆尽管有所减少,但是总量仍达1000万吨以上。而且在放宽转基因条例实施时间限制以后,进口大豆的节奏明显加快。根据美国最新的出口统计数据来看,对中国出口大豆的数量保持着明显的增长。最新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1-9月中国进口大豆761万吨,同比减少31.8%。但是9月份进口量达到135万吨,是前8个月平均月进口量78.25万吨的 1.73倍。10月24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每周出口销售报告,中国在此前的一周购买了23.7万吨美国大豆,装运量达到15.89万吨。结合上述数字,笔者估计9-11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80万吨左右。
第二,国产新豆集中上市,季节性的集中供应加大现货压力。目前,黑龙江等地区的新大豆已经收割结束并且上市。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本年度大豆的产量虽然受到夏季低温的影响,但是单产量明显提高,总体产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乐观预计将达到1700万吨。笔者从产区了解到,新豆上市价格多在2000元/吨以上。由于当前豆粕市场的价格有所回落、出口相对减少,压榨的需求低于前期。从大连商品交易所最近几周公布的仓单数据来看,现货价格比较临近交割的11月合约价格偏低。假设现货价格以2100元计算,加上相应注册仓单的费用等约120元/吨,总计2220元。当前11月合约的报价高达2350元以上,所以不少公司积极从现货市场收购注册仓单,获取较为可观的差价。所以,大连商品交易所自5月份注册仓单数量达到最高点80万吨以来,连续第二次出现仓单大笔增长。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如果这样的价格差继续存在,那么仓单的注册数量将会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现货市场的价格会有所增长。因此,交割月所面临的现货仓单的压力将会显现。
综上所述,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新豆的上市压力都制约着期货市场的价格上扬。笔者认为,近期豆价将步入相对的调整格局,大雪将难以给连豆多头带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