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做客全景网“宏观在线”,与广大网友就当前中国经济热点进行交流。网友发言积极踊跃,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提出800多个问题。吴敬琏就网友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对于明后两年的经济形势,吴敬琏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比1998年和1999年有改善,可是并不旺盛,所以增长需求仍然是政策方向,但是增加需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地增加需求,另外一种办法,是通过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用供给效率的改善去间接地增加需求,这两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做,他比较偏爱后一种方式,因为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长期依赖前一种方式来增加需求,副作用太大。
吴教授认为未来一两年的国内经济趋势决定于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国际经济的走势,现在还看不太清楚,最主要的是看国内的政策环境,如果能够有效的强化,我叫做第二手的政策,就是发挥企业和企业家活力的政策,那么我们近期内不只一两年内都会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然如果政策有问题,那么情况不会那么好。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沿海地区像浙江,江苏这样的省份能否继续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内地的后进地区国企改革和扶植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政策执行力度,所以今后的走势是取决于这样一些供给方面政策的执行得怎么样。
在谈到就业问题时,吴教授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放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省份,就基本上没有失业问题。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吴教授在谈到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影响时,认为美国是我国的出口对象国,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势对中国的出口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国内需求的扩大在相当大程度上弥补了进口的下降。所以,只要我们更有利的、更全面的执行供给方面的政策,我们完全可以把美国经济不振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而且,由于美国IT产业不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技术人才向中国流动,我们应该抓住这种机会,发展我们的高技术产业。关键还是要改善经营环境,提高我们的吸引力。
怎样看待中国经济体制中的信用问题
吴敬琏认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要重建信用体系光靠行政查办和道德劝说是不够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强化信息的弱势方面,如消费者对信息的掌握。二:提高加害者失信、逃债、售假的成本,使它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摘自人民网2001年9月0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