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市场向境内投资者全面开放一年来,在个股比价结构、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关专家认为,B股市场只有重新定位,才能摆脱A股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业内人士指出,一年来B股市场出现的调整,不仅体现在大盘的深幅下挫,还体现在个股间进行了一轮深刻的比价结构调整。尤其是在去年三四月份井喷上涨期间,一些小盘、绝对价位低的三线股及没有A股封杀上涨空间的纯B股,因受短线投机资金的暴炒而大幅走强,而一些大盘及高价质优股受市场冷落,使得个股比价结构严重失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有淡出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外资法人股的减持上。当初B股发行时,大都采用的是私募方式,境外一些大财团是其主要认购者,筹码相对集中,且成本低廉,筹码获利丰厚,所以,不少外资法人股择机沽售意愿强烈。据统计,去年下半年B股外资法人股减持了16657.79万股,占外资减持总量的一半。不过,在外资法人股中,仍有部分外资法人股持有者并不是抱着借二级市场炒作一把就走的心理,长线持有的意愿相当强,如海航B、江铃B(相关,行情)等外资法人股股东。
近年来有关B股扩容等利好消息时有所闻,但后续政策仍是"只闻楼梯声,不见玉人来"。有关专家认为,开放政策所产生的阶段性效果偏差是B股后续政策难产的根本原因。由于B股市场已趋向散户化及本土化,而B股市场能否发挥试验田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际化程度,因此,B股的试验田定位已名存实亡。
B股市场究竟何去何从?有关专家认为,中短期内B股市场发展难有大的突破:一方面,市场缺乏境外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目前A股市场加速扩容,而B股市场平均股价仅是A股的一半,且明显缺乏流通性,因此,很难吸引优质企业在B股市场发行上市。可以说,B股市场走势缺乏独立性,投资者的本土化使得B股市场俨然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板块。因此,从长期看,B股市场如不重新定位,重塑市场信心,改善投资者主体结构,就难以摆脱A股走出独立的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