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呈现振荡走低的态势,不断创出新低,并在上周五一度跌破6月份的低点。不过,上周内大盘两度呈现反弹行情,尽管在成交配合不足情况下反弹幅度不高,但仍初显下跌趋势减缓的迹象。
1、周内缺乏刺激性消息。
上周基本面上并没有针对股市的实质性利好消息。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并不包括上市公司。市场在等待关于境外投资者参股或控股上市公司缺乏具体的细则或条例,以使在实际操作上有规可循。外资购并的炒作仍在酝酿之中。
财政部起草《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和《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并分别对这两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以及刊登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新政策一定程度使市场担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水分将被进一步挤压,而对上市公司年终业绩产生悲观预期。但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国际化的制度也有利于境内外投资者作为价值评估。
2、市场信心有待恢复。
近期股指呈现拉锯式振荡态势,投资者追涨意愿不强,而上周四领涨的汽车板块上周五却处于跌幅前列,更抑制了投资者的入市热情。上周五通信股沉寂后再度领涨,并带动其他科技股上扬,也未能保持较大的涨幅。大盘指标股、通信股、汽车股均试图领涨大盘,但成交金额保持较低水平,显示市场追涨意愿不强,机构做多力不从心,有待股指进行振荡筑底,以逐步恢复市场整体的信心。
3、跌势减缓将会盘整
分析上周内大盘的两次反弹,发现并非因为基本面的原因,而是与技术形态有较大关系。股指上周三的反弹是周二跌破6月17日的低点后形成的,而上周五的反弹则是在跌破6月6日的低点后形成的。此现象说明,一方面股指在关键点位被跌破后均进行了技术性反弹以试探突破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经过连创新低的重挫后,空方力量逐步减缓,多方在尝试向上反弹。但重挫严重影响到市场人气,投资者在熊市思维下入市谨慎,上扬过程中减磅意愿更强。
技术上看,大盘股指创出新低,呈现止跌迹象,但反弹并不成功,继续受到1481点附近的5日均线压力,1455点的6月份低点支撑仍将面临考验,预计本周大盘将再度考验此重要支撑,有效站稳的可能较大,在跌势减缓情况下进行振荡筑底。股指经过连续下挫后,指标仍处于超卖状态,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建议投资者适量补仓,把握短线反弹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