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洽会”的重头戏,“WTO与中国西部发展论坛”昨开讲,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的演讲内容自然离不开证券市场。
萧灼基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重大转变的关头,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资本市场的服务对象有重大改变。中国资本市场以前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今后不仅要为国有企业服务,还要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服务。二是逐渐淡化行政干预,扩大市场调节作用。萧灼基谈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10年主要是用行政手段管理,公司上市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与自下而上的推荐相结合,这种管理办法与证券市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非常不适应,因此,今后公司的上市制度应该有所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可由企业自己申请上市,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三是股权结构正在作相应的调整。过去中国的资本市场把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这不符合国际上同股同权的惯例。他认为去年中国实行的国有股减持,就是股权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萧灼基还认为,今年国有股减持的难度会更大,因为把国有股减持后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也即是把全民的资产转变为社会财产,这涉及到资本金的重大变更,在法律程序上会比较复杂。四是资本市场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国内的投资一直是散户唱主角,今后应逐步转变让社会机构成为主要投资者和投资主体。萧灼基谈到,美国股市的70%是由机构投资的,而中国证券市场主要的投资者还是散户,发展机构投资对股市的稳步发展有好处,中国下一步会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步提高社会基金进入的比例。五是外资进入A股市场。萧灼基认为,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外资进入A股是必然的,而且应该在这几年就可以实现。
在论坛上,有人问到创业板有没有可能在西部也建一个。萧灼基说,创业板现在已经定在深圳,但他个人一直认为在西部也应该建立一个交易机构。他还借机为二板市场呐喊鼓劲,他说,创业板今后主要的服务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创业板上市宜早不宜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