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了5年来的政府工作。记者发现,朱镕基5年前刚刚就任总理时的有关承诺如今已经全部兑现。 五年前,刚刚就任总理的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他的施政方针同期:“如果具体一点,我可以用‘一个确保、3个到位、5项改革’来概括本届政府要做的事情。”其中,一个确保是指确保经济高速增长。朱镕基说:“我们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货膨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能贬值。” 199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8%,这是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情况下取得的奇迹。此后四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每年的增长率分别7。1%、8%、7。3%和8%。 政府工作报告:机构、国企和金融改革基本到位 5年前,朱鎔基承诺了自己任期内实现“三个到位”的目标,就是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基本到位。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这三个方面改革的内容也占据了相当的篇幅。 5年前,朱鎔基上任国务院总理之初说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在三年内减员一半。朱镕基当时说:“我讲的3年内完成,是指分流出来的政府机关的一半干部三年内都能够到达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上,至于分流工作,今(1998)年就得完成。” 有一组数字反映出当时进行政府机构的迫切性。1997年年底,全国由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口约3400万,平均每28个人就要供养一个,每年所耗费的资金占到了国家财政的65%。 对于这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进展,朱镕基在今天的报告中也给出了一组数字。199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到29个,内设机构精简1/4,人员总数减少一半;2001年又撤消了9个国家行业主管局。地方各级政府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全国精简行政编制共计115万人。 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是朱镕基总理5年前所做的“三个到位”承诺的另一个目标。朱镕基今天宣布国有企业三年改革目标与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朱镕基在报告中说:“5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知难而进,敢于碰硬,加大工作力度,打了一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第三个“到位”是金融体制改革到位。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撤消省级分行,建立跨省分行,增强央行进行金融监管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还建立了与现阶段金融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朱镕基说:“同期五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5项改革”稳步推进 5年前,朱镕基制订的施政方针中承诺要进行粮食流通、投融资、住房、医疗和财税等“5项改革”。如今,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已取得了成效。 目前,国家制定了在粮食主产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放开了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全国86%以上的城镇可售公房出售给了职工,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超过了94%;全国98%的地方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9400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2002年财政增收超过了18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各方强烈反响 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及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总理的报告在分析过去五年我国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绩时,特别提到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对总理的总结有自己特殊的感受。 戴相龙告诉记者:“过去五年连续五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现在看来,极大的刺激了经济的增长,重温总理的报告,感触良深呀!” 对于总理的报告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左右预测,代表们普遍认为,这个预期是保守的。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肖灼基说:“我认为7%是留有余地的,我估计可能达到7.5%到8%之间。”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善同说:“我觉得7%没问题,我觉得应该在7%到8%之间。” 上百位外国驻华外交官和数百名海外媒体记者在人民大会堂旁听了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瑞典驻华大使雍博瑞认为:“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薄熙来:本届政府工作成绩超过人民预期 3月5日上午,听完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表示,过去的五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目标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薄熙来说:“我认为这个五年我们所克服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朱总理能够面对那么多的经济难题,国内的问题,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国际上的经济风云。能够引导我们中国的经济界带领全国人民走出困境,取得这么大的成果,这是难能可贵的。薄熙来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安徽省税费改革,辽宁省社会保障试点工程等,都将对未来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
《经济信息联播》播出时间:首播 CCTV-2 周一至周六:21:00—21:30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两会”",共找到
7,126,444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