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不少企业梦寐以求的事,可格兰仕不想上市。是钱太多了?是另有他途?还是迈不进上市的门槛?
无论规模、效益,还是企业形象,格兰仕早已达到上市的条件,可至今丝毫未动过上市的念头,甚至记者近日采访时,该公司有关人士称,他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打算上市?
通过采访得知,格兰仕对上市与否有独到见解:在现阶段,上市给家电企业带来的并非无限的风光。本报记者王荣汪波
格兰仕够格上市吗?
格兰仕这只家电业中的巨鲨,近几年来挥舞着价格魔棒,不断搅动着中国家电市场,并创造出不少营销奇迹。
格兰仕以生产羽绒制品起家,1993年涉足微波炉业,短短10年,便迅速成长为世界微波炉行业的龙头企业。至今年,格兰仕已连续8年蝉联中国微波炉市场销量及占有率第一的桂冠,在国内微波炉市场已占近80%份额。格兰仕也是全球最大的微波炉专业化生产基地,目前,格兰仕微波炉已占欧洲市场的40%,南美市场的60%,非洲市场的70%,东南亚市场的60%,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5%,超过了30%的垄断线。就连日本松下也惊叹,他们的微波炉产量仅及格兰仕的1/8。
2000年,格兰仕宣布全面进军空调业,并宣称要做"全球最大空调专业化制造中心",2001年度,格兰仕空调就实现产销50万台,2002年预计产销180万台。经国家权威机构评估,2000年初格兰仕的无形资产已高达101亿元。
格兰仕销售收入每年以89%至90%的速度递增,由刚起步的不足1亿元,发展到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2001年则达到68亿元,在中国家电企业中排到第七位,出口销量更是稳居头把交椅。与此同时,格兰仕的资产负债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说格兰仕是一个优质企业,绝非虚言。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并且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的,就有条件申请上市。对格兰仕这样的优质企业来说,申请上市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令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格兰仕并无意上市。
为什么不上市?
据一位经济界人士介绍,优质企业不想上市一般有几下原因:一是企业不需要更多的资金,现有资金已足够维持企业发展;二是企业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三是一些企业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不想上市后由于信息公开而使技术泄露;四是企业运行存在问题,上市后由于要受到市场及公众股东的监督,干脆不上市落个自在。另外,有些优质企业为大股东把持,不愿上市后股权分散,利益摊薄;个别企业甚至担心上市后被收购控股。
当记者对格兰仕高层进行采访时,公司有关领导在对中国家电企业作了一番分析后认为,现阶段家电企业上市往往不利于其自身发展,很多企业上市后,竞争力反而低了。
格兰仕观点一:中国家电企业最先退出市场的也许是上市公司。通过多年的竞争,家电企业已由过去的暴利时代转入微利时代。以前,家电企业大多国有,企业上市后,得到各种实惠,同时,由于经营的是国有资产,经营者自身的风险并不大,大家无形中形成默契,各占各的市场,共同将利润拉高,每年能给国家和股东一个漂亮的成绩单就足够了。可近几年,随着企业的转制以及民营、合资企业的迅速壮大,这些企业一上阵就毫不留情地打乱以前的价格体系,拼命抢占市场,推动家电业快速步入微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既要面对竞争对手价格方面的夹击,同时又要保证社会股东的利益,可以说是两面受压,处境十分尴尬。
格兰仕观点二:企业上市圈住的往往是上市企业本身。家电企业在上市之初也许会风光一番,能圈到资金。但是有些上市公司上市后没多久就报出巨额亏损,这样的例子不少。企业上市圈住的往往不是社会股东,而是上市企业本身,游进去一个可能就会套住一个。
格兰仕观点三:要打价格战就不能上市。格兰仕以价格战独步天下,并一直信奉"价格是最高级的竞争手段",其9次大规模降价,杀得对手拱手让出市场。格兰仕认为,只要打价格战,就肯定不能上市,因为价格战要毫不留情地先将利润降到最低点,淘汰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这对格兰仕来说非常简单,只要公司几个决策人形成共识,主要大股东可以放弃眼前利益,降价不会有问题。可对上市公司来说,这样做肯定不行,如果股票收益太低,众多社会股东往住会不看好你的股票,而纷纷"用脚投票",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也成了问题,企业压力会非常大。
不上市照样搞资本运营
有人认为,格兰仕不上市是因为格兰仕自己能解决资本的问题,不需要上市融资。格兰仕目前资本的来源主要是每年的高额利润和良好的资信所带来的信贷支持。除此之外,格兰仕从创业初期就实行内部股份制,管理层大都持有公司的股份。虽然记者至今无从得知其股本结构,有专家认为,格兰仕不上市的真正原因是:公司的股份为大股东所持有,不愿意因上市而使股权分散。
对此,格兰仕总经理助理赵为民没有表态。他说,格兰仕自有一套"圈钱"的招,拿他的话说,不上市照样搞资本运营。
赵为民说,格兰仕不是不需要钱,但格兰仕有自己的圈钱方式,比如吸引国际投资就是其一。实际上,格兰仕已经成为世界一流金融投资机构瞄准的对象,从去年开始,格兰仕已与一批全球著名的投资基金公司和投资银行洽谈合作事宜。
格兰仕有一高招:圈住别人的实物,将别人的生产线搬过来自己用。借欧美跨国公司向亚洲转移制造业之机,大胆吸纳对方成熟的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和装备,低成本构建起别人花很多年才建起来的一流生产基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格兰仕在全球微波炉产业链上成功地扮演了"全球制造者"的角色,实现了以低于欧美同行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供应高品质产品,因此,格兰仕以极低的代价就让日、美、意、法的许多跨国公司将6条空调生产线搬了过来,这令它很轻松地摆脱了空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通过"拿来主义",格兰仕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制造中心"的成本优势脱颖而出。一方面,许多跨国公司争相将生产订单交由格兰仕定牌(OEM)生产,促使格兰仕在避开了市场风险、固定资产投资等风险的情况下获得了对方现成的市场;另一方面,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微波炉经销商的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也使格兰仕空调在起步之初就有了大量的出口份额。
此外,前几年微波炉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各地经销商提供的预付款使格兰仕虽然产量不断翻番,但资产负债率却少得惊人。格兰仕有关负责人颇为满意地说,我们一直没上市,但日子好过很多上市公司。
结束采访时,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一提起把企业做大,就有人习惯性地想到通过上市圈钱进行资本扩张,似乎上市就能万事大吉。其实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