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刚完成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核算,包括工资水平、奖金的测算与分配。一周辛苦,有两点体会很深,首先,从感觉上,是吓了一跳,我的客户对给员工付工资居然如此随意!其二,就是工资应该发挥的作用被大大浪费了。
这个企业的工资表,与我一直以来看到的这个企业的员工素质、工作表现完全不匹配。另外,这个企业的薪酬设计不合逻辑,同样工种的人,绩效、能力都差不多,工资可以差两倍。而拿高薪的人,能力与钱也不匹配。
我们重新设计了新的工资分配体系,和客户一起计算合理的薪酬结构,过程非常辛苦。主要是由于过去的误差太大,使计算变得很困难,而决策也因为过去的干扰进展缓慢。计算完成后,最深的体会是:发钱的时候,企业应该把钱看作是一把尺子。
为什么要比作尺子?尺子的最大特征是有刻度,最大的功能是比量任何可以比量的尺寸。尺子的刻度是很严谨的,并且要很认真维护的。但实际上,很多的小企业没有认真去制作自己的“尺子”,甚至连月度工资成本、奖金成本都没有认真去核算。好像认为工资给得比较低,不用考虑那么多。但是,我相信,他们如果像我的客户那样认真核算分析一下,就会发觉企业付出的根本不合算。
如果把钱看作尺子,就会处心积虑去计算尺子的刻度、刻度的标准,并不断地修正、维护。也就是,要建立起企业的“钱尺子”。这把尺子是度量员工的价值和贡献的,也是企业的成本和收益的尺子。
同时,员工也会把钱看作尺子,拿的钱和自己的希望量一量,和别人量一量,量得比较吻合,就会比较满意,更加认真干活。而企业的“尺子”,也要满足这个功能,就是尺子的刻度员工要觉得合理,而企业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员工觉得合理需要企业来宣讲,来培训,来实践。你按你的刻度发钱了,员工就会明白,要按照这个刻度来做。这些刻度就是企业的价值标准、贡献标准。
那么,如何做这个尺子呢?首先,我要看他在我的行业竞争市场上值多少钱,我的竞争对手给多少;然后,我要看这个职位在我的公司有多重要;定一个坐标,再看他的能力、绩效在哪里;最后根据三个坐标来确定他的工资。
■袁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