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然事件学什么?
http://business.sohu.com/
|
[ 杨继绳 ] 来源:[ 上海证券报 ]
|
在安然事件出现以前,我曾有一个梦想:随着市场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市场的不断规范和整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会真实可靠,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会公正无私,股票市场的欺诈行为将会消失。目睹中国股市上一系列违法违规事件的人们,也像我一样,期望有这么一个纯洁的世界。
安然事件的出现打破了我这个美梦。在世界上最成熟的、被我们奉为楷模、天天学习不止的股票市场???美国华尔街,却发生了如此大的骗局。
震惊之余,细想一下,安然事件的出现并不奇怪。成熟的股票市场不一定是纯洁的世界。进入股市的公司和投资者是为了追求利益而来的。多数人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讲道德。在利益诱惑下,总会有一些不讲道德的人做出非法之事。
自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以来,就难以避免“内部人控制”,即难以避免高层管理人员牺牲所有者的利益为自己谋利。上市公司是典型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企业,它的所有者是分散的,而经营者是集中于一个组织之中,信息极不对称,“内部人控制”更容易发生。
像银广夏(相关,行情)(相关,行情)这样凭空制造弥天大谎的欺诈,在美国市场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安然和银广夏不同,他们创造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财务结构。在会计财务方面,安然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使能源公司得以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的盈亏数字。在证券及会计制度上,安然则尝试打擦边球。在安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中,陈述的内容十分复杂,连华尔街的分析师和会计学教授都觉得难以解读。一位在华尔街有近50年工作经验的金融业人士感叹:没有哪一家公司的内幕曝光能与安然的财务造假同日而语,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高水平的管理就会有高水平的欺诈。
美国股市的法律和制度是相当完善的。但是,这些法律和制度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多年来不断博弈的结果,是多年来不断试错和纠错的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种博弈是不会终结的,试错和纠错也不会终结的。再严密的防范也会有更高明的突破者。我们期待的规范的市场像代数中的极限概念一样,只能逼近,不能达到。
安然事件的出现我们应当避免两种心态,一种是“用别人的缺点为自己的缺点辩护”,华尔街如此,我们的问题不算什么;一种是对规范市场完全失去信心,认为市场永远是赌场。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安然事件发生以后,华尔街进行的一系列纠错措施:不良公司的破产,一连串索取赔偿的法律诉讼,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咨询业务的即将拆分,对责任的追究从企业界、中介机构直到政界。这些措施一是着眼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二是着眼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这里我们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
2002年1月21日12:13 |
相关文章 |
|
|
|
市场直击 |
|
搜狐热门股 |
|
机构看盘 |
|
论坛精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