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市自6.24以来一路下滑,期间几乎没有象样的反弹,投资者的利益遭到严重侵害,近两周市场总算有点起色,借着QFII的东风,人们无不期待新一轮行情就此展开。不过好事多磨,大盘反弹了近百点后,就“不思上进”了,跌了400点,才反弹100点,到底投资者在担忧什么?
由于国内股市同时患了多种“慢性病”和“急性病”,慢性病指的就是扩容问题,将在今后长时间困绕中国股市,眼前的“急性病”就是扩容问题,人们对大盘股都有一种恐惧感,因为大部分的大盘股上市以后就玩“变脸”,由绩优变为绩平,甚至是绩差,加上大盘股对市场的抽血作用,令到每次大盘发行上市之后,股市几乎总要“大病一场”,现在投资者预期中信证券和华厦银行要赶在今个月发行,这样内心哪能不慌,好比一个身体欠佳的病人,还要他去参加“义务献血”活动,这岂不是往伤口里撒盐?为了筹集几十亿元的资金,而大盘都要损失几百亿元的市值,如此买卖显然是不公平的,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发大盘股不能光靠低价,因为这会挤压其他股的上升空间,甚至拖累其他股下跌,象中国联通(相关,行情)只定位在3元,于是其他通讯类股票就陆续出现了6、7元的股价,通讯板块也因此从贵族降为“平民”。随着更多大型银行股的上市,金融板块迟早也要沦为“平民”。其实要使大盘股能顺利发出去,就必须要改变大盘股的“形象”,而且要从大盘股的管理层做起,如果盈利达不到预测数,甚至玩“变脸”游戏的,公司管理层就要引咎辞职。如果股价跌穿了发行股,公司要负责回购流通股。如果有了这两项“改革”,市场对大盘股的恐惧感将会消失,甚至会欢迎大盘股上市。“大盘股恐惧症”不治好,国内股市是很难有一个稳定的上升趋势的,所以有关方面最好先找到治疗“大盘股恐惧症”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