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兴慧 迈克尔·戴尔是IT行业的世界级“大腕儿”,据说还是当今世界40岁以下“大款”中的首富。然而,当记者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郎德罗克市的戴尔电脑公司总部见到他时,眼前的戴尔却一点也不像我想像中的戴尔。在他身上,不是渗出成功富豪的“霸气”,而是在温文尔雅中露出丝丝缕缕的腼腆。 “作为电脑公司的老板,您自己家里有几台电脑?”有记者问。 “不少,肯定比普通人家的多,”戴尔低声而含糊地回答。 这可能是生活中的戴尔风格,但在商场上,他却有一股锐意进取的硬气和霸气。1984年,戴尔还仅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得州大学的学生。可他凭借给别人的电脑升级积累的知识、技能和1000美元便注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戴尔电脑公司”。谁曾想,戴尔的公司突飞猛进,迅速扩展,到1993年已壮大成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的电脑界“黑马”,成长率高达127%;1999年,戴尔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190亿美元,每天通过网络售出价值逾1200万美元的电脑系统。迈克尔·戴尔也成为《财富》杂志五百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 自2000年以来,整个IT行业不景气,许多公司要么赔钱,要么破产。可戴尔公司连年都有骄人的成绩。记者获悉,在2003年1月结束的2003财年中,戴尔公司的收入预计可达350亿美元,比1999年翻了一番。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戴尔已经改变了自己单营PC机的经营模式,将自己的商业触角伸向了从PC到PDA,从高端到低端,从硬件到软件以及科技服务等许多领域。难怪《财富》杂志日前在“业界展望”专题中撰文指出:2003年将是戴尔公司全面提速自己科技产品及服务多元化战略的一年,它将以全面出击的方式抢占市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迈克尔·戴尔将把“戴尔计算机公司”的注册名称中的“计算机”一词去掉,正式更名为人们常说的“戴尔公司”,因为它目前的业务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产品的经营范围。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人们最多提到的是“戴尔商业模式”,即“直销模式”,这是戴尔创办自己公司时发明的经营新观念。也就是说,在戴尔公司的商业运作中,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生产什么计算机,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下料”制作。这样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据公司的管理人员介绍,戴尔目前通过网络、电话直接为客户“定做”的电脑仍占其业务量的约50%。 但正如《财富》杂志所指出的那样,随着PC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饱和,戴尔公司又一次先行一步,已开始打造其更加大胆、更加富有扩张意味的“多元模式”,几乎迈开了向所有硬件产业渗透的步伐:网络交换设备、打印机、数码产品、点钞机等,一应俱全。据美国的《商业2.0》月刊2003年2月号报道,戴尔公司目前正积极拓展的重点领域有: 商用计算机领域:这个领域的市场潜在机会为500亿美元,是IT企业沉浮的主战场。1994年以前,戴尔公司基本上没有涉足这一领域,而这一规模庞大的市场一直被IBM、惠普、SUN等少数几家大公司所垄断。但1995年至1998年3年间,戴尔便在这一领域“小有斩获”,收入占到了戴尔全部收入的13%。随后,戴尔开始由低到高地向服务器市场进军,其低端服务器市场份额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就超过了业界的老大康柏,以31%的份额高居榜首。戴尔公司“企业系统工作组”副总裁兰迪·格罗夫斯告诉记者:“在服务器的组装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一新行当与我们组装PC机的工艺流程相似之处相当大,我们原有的技能和优势完全可以派上用场。我们有能力和任何一个厂家竞争。” 存储系统领域:这个领域的市场潜在机会为220亿美元,戴尔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EMC、日立和惠普公司。进入服务器领域后,下一步跨入存储系统领域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戴尔公司在该领域的经验较少,而且也不具备技术实力。幸运的是,戴尔公司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在2001年10月与业界的老大EMC积极联盟,并同意2006年前共同主导“Clariion”存储系统市场,推动EMC产品标准化,这使戴尔公司扭转了不利局面,获得了客户们的肯定和支持。据2002年12月的一项调查,戴尔公司目前“公司客户”的17%有意在今后6个月中购买“戴尔存储系统”。 网络交换产品领域:该领域的潜在市场机会为130亿美元,戴尔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思科系统公司、Enterasys、北电网络以及3Com。在网络交换市场中,戴尔的主打方向是路由器和交换机,由于这一领域的产品通用性较差,产品科技含量非常高,因此,戴尔公司的努力主要还是集中在低端市场。目前,戴尔在这一领域的脚步已变得更加谨慎。 服务领域:该领域的潜在市场机会为3500亿美元,戴尔公司的竞争对手包括Accenture、HP、IBM等许多公司。从“戴尔商业模式”到“服务行业”的转变可能是戴尔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戴尔公司拥有8000多雇员从事服务业。但高达3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实在诱人,许多电脑界巨头都拼全力竞争,戴尔显然没有明显的优势。“戴尔公司的生产效率是无可挑剔的,”得州大学的加里·查普曼教授说,“但管理服务行业毕竟是另一码事儿。”但迈克尔·戴尔的第一副手凯文·罗林斯却充满信心地说,戴尔公司将抓住这一机遇,而且能成功地将他们的“服务”兜售给他们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