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为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热喝彩?
目前正等候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有20%以上是内地企业,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保、中国人保都提交了上市申请。据新华社香港2月23日电今年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国外运,2月13日上市当天便中头彩,荣登成交额榜首。此事立即引起香港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业内权威人士认为,中国外运在港股大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上市成功,表明内地不少企业通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在决策管理水平、开拓市场和抗风险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备了到国际市场闯荡的实力。香港证券业人士预测,今年内地企业在港集资将再掀高潮,集资额甚至会超过去年。目前正等候在港上市的企业中,内地企业至少占20%以上。因此中国外运的上市只是今年内地企业争先到香港上市热潮的潮头,还有更多的内地企业希望通过香港上市而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内地企业在港集资上市的焦点是保险公司。内地保险业4大巨头中的3家都计划今年在港上市。
“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国人民保险”去年先后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都提交了到香港上市的申请。这3家公司的集资总额非常庞大,估计至少可达370亿港元。内地民企也将成为上市的新生力量。今年计划在港上市的民企中,以房地产商最受市场瞩目,“SOHO中国”、“上海复地”、“北京首创置业”等知名度较高的民营地产商都打算在香港上市,集资额平均以10亿港元计。此外,邮政巨头“中国邮政”、零售业巨头“联华超市”以及中兴通讯(相关,行情)等企业也把上市香港列入日程。内地企业何以青睐香港?香港交易所负责上市推广工作的高级总监彭如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原因有两个:一是香港有独特的优势,如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服务水平,健全的法治,自由的经济环境,公平的竞争秩序,经商程序简单,再加上超群的应变能力,使香港成为投资者的乐园。二是国家因应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的挑战,对各个重点行业加快进行体制改革,如对金融保险业、电信业、电力和航空业等行业的重组已基本完成,国家鼓励这些行业巨头企业"走出去",到国际资本市场集资,以强化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新兴的民企也盼望通过直接融资得到更快发展,抓紧时机迅速壮大自己,以便待内地经贸全面与世界接轨时,具备足够实力与其他国际同业一争高低。而香港是中国目前唯一具有国际地位的资本市场,到这里上市集资就成为不少内地企业的必然选择。另有分析指出,香港交易所5年多来在内地进行的推广工作现已进入收成期,内地企业对在香港上市也已是轻车熟路。诸多原因使来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近年来呈持续上升势头。
简评:有迹象表明,目前正等候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有20%以上是内地企业,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的方兴未艾。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保、中国人保都提交了上市申请。而今年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国外运,首日上市即荣登成交额榜首,引起香港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在2002国内企业赴港上市创记录的基础上,似乎没有人会怀疑2003年将会进一步增长。应当指出的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虽然是企业融资渠道拓展、中国经济成就为外界认同的重要写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大量优秀企业赴海外上市,对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利。国内股票市场目前之现状可谓有目共睹,上市公司质量低下、赢利水平低下、市场诸多机构性问题亟待解决、融资功能有限,部分优秀企业寻求海外上市重要原因这是基于国内市场之现状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大量企业外流显然对提高国内上市公司质量不利。此外,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对于亟待改善资本收益率低下状况的中国而言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有研究显示,国内资本收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大量优秀企业外流为国外投资人提高收益水平应该说值得深思。目前看,国内资本市场加快改革步伐已经是当务之急,诸多结构性问题不根本改善,海外上市只会越演越烈。因此,国内企业海外上市风起云涌的背后并不只是掌声。
上市公司股东人数变化趋势并不明朗
据消息,已公布年报的108家上市公司中,60多家股东人数减少。作为反映上市公司股票筹码分布大体状况的一个指标,股东人数变动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据统计,截至2月21日,共10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2年年报,而披露了股东人数的达106家,其中,与2002年中报的相关数据相比,有64家公司的股东人数减少。这表明,承接2002年上半年的趋势,流通筹码整体上在去年下半年仍然逐步趋于集中。
简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共10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2年年报,而披露了股东人数的达106家,其中,与2002年中报的相关数据相比,有64家公司的股东人数减少。按照历史规律,先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业绩往往较好,这一部分公司,股东筹码趋于集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信随着年报逐步公布,这种流通筹码集中的趋势,将会随着公布业绩公司业绩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仅以目前公布的100多家公司的年报作为判断依据显然并不充分。此外,从上证综指的年度运行情况看,下半年股指较上半年收盘点位1732点下跌超过20%,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股东人数的发散,因此股东人数集中趋势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上证国债指数今起动态发布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上证国债指数今日起正式动态发布,指数简称为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000012。上证国债指数自今年1月2日起开始发布,初期为静态发布,通过上证所网站(www.sse.com.cn)和报刊公布每日收盘指数。上证国债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日指数100点。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指数呈现一路走高的态势,今年2月21日收盘100.644点,较基日上涨0.64%。据统计,上海债券市场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上证所市场债券品种总数达42只,较上年增加了11只,债券市值3650.8亿元,较上年增长51%,债券成交30877亿元,较上年增长56%。推出上证国债指数顺应了债券市场大发展的要求。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国债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跨市场发行和跨市场托管的实践将会进一步深化。因此,上证国债指数的推出及其动态发布将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培育国债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推动包括指数产品在内的金融创新的发展。
简评:上证国债指数今日起正式动态发布,指数简称为国债指数。该指数将与现有股票指数、上证基金指数(相关,行情)等指数系列一同构建起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债券、基金三位一体的指数体系,有利于开展证券市场的整体考察和研究。同时,上证国债指数的推出,使投资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国债市场的收益和风险水平,提高投资效率。此外,国债指数的推出将为债券投资人清晰把握市场脉搏,判断市场动向提供新的支持。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债券指数推出,将为潜在的债券投资人,尤其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投资参考。
搜狐财经刊登此文并不代表搜狐财经赞同其观点,搜狐财经仅仅出于保证投资者知情权而刊登此文。
本文是搜狐网站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狐财经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