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级人才市场份额大约将有2亿,作为一家刚刚在中国市场起步的公司,我们准备先将IT领域和金融领域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今年10月,抢先与北京恒先人力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联姻,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猎头公司的国际顶级人才资源公司——海德思哲的负责人这样说。 从1994年开始,看好中国人才市场巨大空间的国际知名猎头公司便以管理顾问、人力资源顾问等形式陆续进驻。只不过当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许可,他们大多处于“非正式”的状态。以上海为例,那些以管理咨询公司的名义在上海露面的“洋猎头”,凭借其在引进全球化人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成熟市场,他们才是猎头市场上的“大鳄”,控制着上海人才中介业务90%的份额。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级人才的短缺,法律保障、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给了跨国猎头公司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人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1年9月份颁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允许外资与国内同行业的公司采取合作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6月14日发布的《北京市鼓励设立中外合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暂行办法》就外资进入中国人才市场作了具体的规定。 国外猎头对国内人才服务业的影响可谓有好有坏。从积极的方面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完善国内的人才服务业,毕竟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属于刚刚起步,技术含量还较低。再有就是可以增强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意识。而从消极的方面看,由于国外猎头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狩猎”,更容易加剧人才的流失,它抢占了人才中介的市场份额,有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导致高级技术人才流失方面会显得更为突出。 虽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但联系国内猎头公司的发展现状,引入跨国猎头公司也是十分必要。 虽然目前国内至少有4000多家人才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它们大多还处于发展初期服务质量不高 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的领域仅仅限于国内一般人才的中介服务服务的水平和标准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国内猎头公司,目前还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得到高级人才的资源,比如国内或海外特定的华人区域,带有“本土性”;而国外猎头公司有很多年历史的沉淀,可以在全球范围里运作,它能够“猎”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职业经理人。另外在资金的支持和对人才素质的测评方面,“洋猎头”们明显占据了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