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沪深两地B股市场冲高回落,拉出一根阴线,几乎将周一阳线实体全部吞没,整个盘面看上去人气依然散淡,成交量还是维持在地量区域。B股的向下回落明显是受到A股下跌的拖累,无论是以前还是将来,B股要摆脱A股的束缚走出独立行情的政策背景都不可能存在了。
上周六出现在媒体头版头条的,均是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加快的消息。众所周知,之所以会有A股和B股的区别,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早已实行完全兑换,只有在资本项目下是被管制的,一旦人民币兑换外币放开管制,B股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了,它会自动变成A股,而中国整个资本市场也就完全对外开放了。所以加快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消息,其实就是加快A股和B股并轨的暗示。显然,本周一市场将这个消息理解为利多,所以B股开盘就表现比较强劲,但周二开始B股又恢复补跌的态势,表现比A股大盘弱。诚然,AB股并轨可以理解为B股的利多,但反过来投资者也不要忘记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意味着B股不可能发新股,不可能有独立走势。从AB股的股本和股价比价关系来看,A、B股的差价也不大了,更何况真正并轨时候要看A股是牛市还是熊市,这两个市场氛围对并轨的走势影响完全不同。
既然B股变成了A股的跟风盘,所以研判B股大盘走势必须从A股着手。A股大盘继周一探底回升之后,周二无量下跌,进行底部的回抽确认,从技术上看,中线指标均严重超卖,甚至出现底背离情况。在这个时候抛股票要比买股票的风险更大,高位吃套者不能盲目在此处止损。
盘面情况看,虽然大盘最近几日并无多大起色,但已经明显表露出阶段性的底部特征。首先是ST类股票的超跌反弹已经维持整整4天了,这些股票往往提前大盘见顶,提前大盘见底。因为在恐慌性杀跌开始的时候,投资者往往先抛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而阶段性底部来临的时候,它们又因为市值低,跌幅大而发生反弹。ST类股票走势其实就是大盘的前兆。其次,最近杀跌盘猛烈的都是一些老庄股,这些股票在大盘前期下跌的过程中总是横盘或微跌,国庆节后突然猛跌,主力放弃抵抗,但这样的无量空跌表明主力尚在其中,而恐慌盘出来了。再次,次新股成为杀跌的主力品种,它们盘小,价高,业绩好,始终不肯下跌,而近几日的急速下台阶也说明恐慌盘清囊而出,是最后一跌的标志。最后,在上周下跌过程中,几乎每天有几个跌停板的股票,本周开始这个现象消失了。甚至本周二,沪深两地AB股跌幅超过5%的股票只有一个,说明恐慌盘力度正在减弱。
综上所述,B股市场有望迎来超跌反弹,投资者宜等待大盘反弹后再作减磅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