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QFII托管人资格的逐步落实,有关人士预计其有望在3月份进入全面操作阶段。那么,这将对国内证券市场带来哪些实质性影响,同时,能否引发短期市场热点继原油、有色金属之后,再掀一波新的炒作波澜呢?
春节假期过后,深沪两市尽管延续着节前形成的反弹升势,但据盘中热点板块炒作的观察,并非是得益于前期市场主流热点品种的拉升,而是依靠部分中低价股轮番补涨和短线题材(美伊局势、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等)借题发挥来推动的。然而伴随着沪指重新站上1500点关口,来自上档沉重的技术抛压愈发制约着大盘进一步的上行空间,单凭板块轮炒和题材投机炒作已无法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流入,此时市场更急需注入新的题材与投资理念来引导大盘维持升势。
QFII制度作为一条向外资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自去年11月份推出后,曾在市场中引发巨大的反响,其对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也是积极和深远的。不过,经历过前期市场对这一题材的过度追捧之后,即使3月份其正式进入全面操作阶段,投资者对相关板块个股的后续炒作也将有别于以往,而逐步趋于理性。由于目前QFII制度尚处于尝试时期,存在着门槛高、监管严的特点,以及现有证券市场存在着市盈率偏高、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等不足之处,这些均将制约着外资在进入实质操作时的资金流入,因而在短期内不会对市场中增量资金流入方面带来质的飞跃。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QFII难以再度在市场上掀起炒作波澜,结合近日盘中热点转换情况,有关题材的孕育炒作已渐露端倪,并且将会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向市场纵深挖掘:
首先,引入QFII在加剧市场股价结构调整的同时,低价大盘股投资机会也将愈发引人注目。本轮行情启动缘自中信证券(相关,行情)、中国联通(相关,行情)等大盘股的企稳回升,股指运行至今,后市这一板块的动向将直接牵动着大盘的未来走向。众所周知,现有市场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个股仍难以摆脱齐涨共跌的波动特征,QFII实施导致外资介入后,其将更加关注于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并从中寻找出相对安全的投资机会。目前市场中部分低价大盘股因具备流动性好、市盈率低、基本面稳健等优势,从而有望更易获得其率先垂青。从近日两市钢铁类、基础资源类低价大盘股以及沪市“三无”概念股悄然上扬来看,这一板块个股如中海发展(相关,行情)、山东基建(相关,行情)和江西铜业(相关,行情)等后市具有潜在的投资机会,并且可能成为推动大盘稳步上扬的主导力量。
其次,QFII推动上市公司结构治理,也将使重组并购行为日渐活跃。在现有二级市场难以寻找到更多的投资潜力品种之际,不排除外资通过合资基金的方式积极寻求股权投资机会的可能性,为此,外资并购题材也将随着QFII的正式登场亮相而再掀新的炒作高潮。当然,投资者的眼光不能再简单地将重组题材仅仅停留在ST个股扭亏预期炒作上,而需要从更大范围进行深入挖掘。总之,后市对有关QFII题材的炒作仍可给予较为乐观的预期,其中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