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下月起正式对外发布上证180指数,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对此我们既感到必然,又感到突然。必然的是上证30指数已失去了应有的市场作用,必将修改;而感到突然的是“统一指数”前段时间最引人注目,现在则向市场推出180指数,她又能起到怎么样的市场效果呢?
上证30指数是沪市唯一一个以流通股为权数的指数,能较合理的反映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设计上也相对合理,但她的真实市场效果却又不能与上证综指相比,30指数面世6年来,应该不算成功,只是96年沪深股市激烈竞争的产物,推出时1960点,期间最高上摸4460点,最低下探1937点.推出之初,曾有过较好的市场表现,短短3个月内,30指数涨幅达24%,而同期综指则涨幅仅9%。但随着沪市龙头地位的确立和市场的大发展,30指数逐步为市场所遗忘,也不定期更换成份股了。其成交份额从当初的44%下降到6.6%,市场代表性已大大降低了。
应该说成份指数有其优越性,看指数产品是否成功,这要由市场来验证。上证180指数的推出,将丰富市场的指数品种,期望成为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市场基准,并成为衡量投资业绩的标尺。
上证180指数推出之时,正是目前市场极其萎靡不振,需要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加盟和树立投资者信心之时。历史上每次启用新的指数品种之时,都会产生一个市场拐点,上证180指数能否实现设计之初的初衷,我们将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