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一连串的事件,严谨到刻板的会计师行业,恐怕还不会成为一个如此大众化的话题,而且百谈不厌。
比如,1月24日,美国士兵向阿富汗坎大哈北部发动袭击,包括ABC、NBC在内的若干媒体报道说:此战美军全胜。但没过几天,五角大楼又承认说:俘虏的并非塔利班成员。《时代》杂志军事记者马克·汤姆森就此评论说:“这里多了那么一点点儿安达信似的欺骗。”
“安达信”成为并不相干行业的口头禅,可见震级之大,远超过我们的中天勤。比之后者,安达信可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就好比《三侠五义》“五鼠闹东京”里的“五鼠”。不过这回,肯定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既如此,会计师除了束手就“谈”,还有什么可说?
实际上,会计师的“可谈性”,并不仅仅在于有小辫儿在人手里揪着,也是由会计师在资本市场“生物链”上的位置决定的。这个不上不下、不前不后的位置,正处在公司与公众打交道的节骨眼上,不谈你谈谁?
再说了,不谈你又能谈谁?
几年前我刚出茅庐,不知水深水浅,就干了篇《会计师,请说不》。至于结果,各位就见笑了。你想想:朱总理号召“不做假账”人都不听,我的呼吁能值几斤几两?人家可端的是这饭碗啊!
这饭碗该如何端,我相信,同其他行业相比,职业水准和职业敏感并不低的会计师们,肯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是这种选择公众不大乐意接受而已。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游戏》一书里有一个论断,叫“淘汰清官”,正如经济学上讲的“劣币驱逐良币”。你想想公司还是那些公司,业绩摆在那儿,若会计师们只按实说“1+1等于2”,可能早出局了,———往大里说,你简直给市场抹黑;往小里说,哪个大傻子还会请你去审计?
不久前我见过一家公司的老总,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形象不太好,今年偏偏又公告“预亏”了。我说,你要改变形象,最基本的是把业绩做出来。没想到老总当场操起电话,一通臭骂:谁让你们预亏的,你们还有没有点儿头脑,预亏了也不能亏!听得我张大嘴,合了半天也没合上。
所以也真难为会计师了,在公司与公众之间保持平衡,确实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啊。只是中天勤之类自视“艺高人胆大”,完全不顾公众情感,趴在公司耳边,低声说“1+1是多少由你来定,你说是多少就是多少”,焉有不栽之理?
说到底,往会计师本就不太干净的身上泼点脏水容易,洗干净却难。会计师不是六根清静的神,如果执业环境不改变,还是老歌里唱的“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要求会计师良心大发,做起“经济警察”,无疑是希望会计师揪着自己的头发,克服地心引力,离开地球。
也只能希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