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一周年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入世一周年又让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刚刚结束的2002年全球脑库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及专家学者探讨的话题始终围绕着“中国—世界、世界—中国”这根主线。 “中国入世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泛的市场机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在发言中向与会嘉宾阐明了这一观点。“WTO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 谢伏瞻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积极意义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年均增长超过了9%,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5%,累计利用外资达到了4198亿美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与收益。今年1到10月份,对外贸易额超过了5000亿美元,增长达19.7%,外商直接投资超过400亿美元。美国、日本、欧盟各国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东亚经济体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了50%。这些都表明,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中国必将焕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增长能力。据估计,“十五”期间,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1.5万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机会。 中国入世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好的贸易条件和投资环境,这是中国入世对世界产生的第二个积极影响。谢伏瞻指出,入世一年来,中国政府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加强法制建设,清理法规2300多件,其中废止830件,修订325件,各地的19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也得到清理、废止或停止执行;公布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加大市场开放程度,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到12%,并进一步取消非关税措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盗版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快垄断性行业的改革等。 中国入世必将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这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三个积极意义。谢伏瞻指出,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主张应该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权利。 “入世后,作为WTO的成员国,中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将起到一种桥梁作用。在WTO的新一轮谈判中,在涉及农产品的保护、补贴、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的开拓等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较大问题的谈判中,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益冲突的问题上,中国将有条件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同时,在金融、贸易、投资、环保等其他重大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入世对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表现在有利于推动区域性的合作。谢伏瞻表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北美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比之下,东亚合作的步伐还比较缓慢。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连续九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都达到了400亿美元左右。因此,在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急需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增强本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相互吸取经济活力。” 谢伏瞻指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正在加强中日韩三国的对话。随着中国和东盟合作的进展,韩国与东盟、美国与菲律宾、澳大利亚与泰国都纷纷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的构想。“中国不仅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积极推动力量,也间接地影响到东亚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 在发言中,谢伏瞻还用事实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两种错误论调。 他最后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入世必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共同繁荣的积极因素和推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