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创出32亿元的、6月25日1748点调整以来的地量。人们的疑问是:是不是地量见了低价、见了波段底?对此,回答是:一切以盘面为准,指标也要以盘面为准。没有“板块主力”启动,则不能判断为波段底。
回顾2002年的两个大底,一是元月下旬的1346点-1339点的底部,二是6月6日1540点-6月21日的1517点的底部。这两个底部确认之前,当时的盘面特征是:有板块主力提前启动。元月23日到31日期间是股指见底,但是元月18日开始,就出现了科利华(相关,行情)代表的、清华同方(相关,行情)跟风的板块运动,显现了板块主力的现身。当时从2001年12月5日1776点调整下来,期间屡见低量、技术指标尤其是短线指标多次超卖、钝化,均未发生波段性反弹。期间,个股机会寥寥,更不论板块机会的出现。上述情况说明:下跌途中,没有板块主力进场,就难以见底;有板块主力进场,则说明市场主力认同相应点位,也即其进场的点位为阶段性底部,则有利于股指见底。
6月21日的情况有类似之处。股指从3月21日1693点调整到6月6日的1460点,展开反弹到1540点,再回落到6月17日的1481点。期间,从3月21日1693点调整到6月6日1460点的过程中,毫无板块运作特征。直到6月6日,出现了两个板块主力先后进场的情况。首先是6月6日,宏源证券(相关,行情)为代表的证券板块(证券类外资购并板块),借助中外合作基金、中外合资券商允许成立的消息,群起上攻。上述板块主力的启动,确认了6月6日的底部。其次6月21日之前从6月18日到20日开始,深鸿基等深市本地股板块启动。结果是确认了6月21日的向上变盘。
由上述两个时段、三个例子可以看出:(一)股指见底之前,往往有板块提前见底或者同时见底、并启动板块行情。(二)下跌过程中的极度缩量、指标超卖,同有无板块启动、有无板块主力现身相比较,在研判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从属性的。只有当确实有板块主力行动的时候,量能、指标才能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发出买进信号,引导跟风盘介入。因此,需要注意:盘面比技术面更重要。(三)如果连续出现调整、指标持续超卖、低位钝化、量能极度萎缩,则一旦盘中出现板块运动特征,包括:有板块领头羊涨停、有板块跟风效应,则可以果断选择强势股、领头羊波段性介入。到了板块领头羊波段性见顶的时候出货。也即,公式是:“连续下跌指标超卖连出地量+板块行情出现=波段底”。参照这一公式,目前屡创地量、指标接近超卖的时候,投资人可以静待盘中板块行情的出现,等待介入板块行情领头羊、或者其它强势股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