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要做的就是扛着花旗的大旗,从胜利走向胜利 此前,花旗集团内部流传着一句笑话:桑迪·威尔也许要躺在棺材里离开花旗了。这句笑话已经让人笑不起来。7月16日,威尔宣布,他将在明年1月1日从CEO位子上退下,由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接任。几年来人们对花旗接班人的种种臆测从此烟消云散了。当然,威尔的决定也表明,他要在活着的时候离开花旗。 这天,花旗股价下跌2.8%,市值减少了近70亿美元。从另一角度看,这简直是投资者报给威尔最热烈的谢幕掌声。虽然后安然时代的花旗仍未完全摆脱笼罩在它头上的丑闻阴影,今年3月踏入古稀门槛的威尔依然被视为当代最杰出的金融家之一。 在最近西方媒体有关花旗的报道中,威尔的“光辉历史”连篇累牍。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为花旗集团。威尔的事业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今天的花旗集团俨然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资产1.1万亿美元,市值2340亿美元,2002年的利润达到153亿美元,它在100个国家里雇佣了26万名员工,全世界有2亿人是它的顾客。 任何人坐在这个金融帝国的王位上,除了能感觉到手中沉甸甸的权力外,大概也不免会有惶恐感。当一座大厦越建越高的时候,对它倒塌的担心就会越来越强烈。诚然,人们还不至于担心花旗帝国会在一夜之间倾覆,但威尔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精明无疑也让人替查克·普林斯暗捏一把汗。 投资者的疑虑并非失去理性。缺乏金融业务经验是人们对普林斯最大的担心。普林斯,53岁,洛杉矶人氏,是位极为出色的律师。1979年,他进入商业信贷公司,任该公司律师。威尔到来后,他依然任首席律师。 普林斯被威尔称为“解决麻烦的能手”。实际上,在威尔多年来的并购背后,都有普林斯的身影。去年,他被威尔任命为花旗集团全球公司与投资银行CEO。威尔此举的目的之一是,发挥普林斯的法律专长,解决困扰花旗的丑闻。今年4月,花旗与美国监管部门达成协议,同意支付4亿美元,解决对其证券分析师误导小投资者的指控,从而使花旗避免了剥离投行业务。 威尔把大旗交给普林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为什么是普林斯,而不是花旗现任COO或其他有丰富业务经验的金融家?在公开层面,威尔能给出一大堆合理解释。当然,并不否认,作为威尔最忠实的长期密友,比威尔小17岁的普林斯已经从威尔那里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这方面来说,这似乎又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威尔也许还有其他考虑。 虽然丑闻已峰回路转,但美国监管部门并没有罢休。据了解,监管部门下一步调查的将是威尔本人。在这种情况下,把善于与监管部门打交道的普林斯推到前台无疑是明智之举。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除了上述考虑,威尔在花旗也有切身利益。他持有花旗2277万股,市值超过10亿美元。就在威尔宣布退位两天前,花旗将分红提高了75%。现在,威尔每年的分红已达到3188万美元。作为对威尔忠心耿耿的朋友和威尔一手提拔的CEO,普林斯不会不考虑威尔的利益。更何况,威尔并没有全退,在2006年前,他仍是花旗集团董事长。 在谈到继任问题时,普林斯表露出了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他同时表示,花旗不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人们要问的是,他如何既不进行根本性改革又超越威尔?威尔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找到一条非常规的道路,并成功地闯了过去。最具代表的就是旅行者与花旗集团的合并。这笔700亿美元的合并突破了禁止银行与保险公司合并的法律禁忌,因而被一些人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非法交易”。 与伊梅尔特从杰克·威尔奇手中接过接力棒时相比,花旗的状况要好得多。普林斯要做的就是扛着花旗的大旗,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这对他,也许还有威尔,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