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深两地B股市场继续小幅平盘整理行情,成交金额还是维持在地量水平。整个市场无热点可言,没有能持续上涨的个股。对一个没有赚钱效应的市场而言,很难吸引场外资金进入,但这个市场本身固有的特性,又使它的下跌也显得非常困难,股指已经连续数月在很狭窄的幅度里盘整,并且缩量,可操作性是越来越弱了。
大部分的B股投资者都认为B股市场后续应有政策利多,正是因为对利多的猜测和预期,使筹码缩定,股指下调非常困难。但是,从目前种种迹象看来,仅有利多预期,大盘是不可能上涨的。
首先,A股市场定位非常清晰。这个市场已经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政策暖风频吹的今天,我们也没见A股指数有非常象样的行情。如果B股果真解决了市场定位问题,发行新股,也不过是脉冲式行情,不可能形成长期牛市格局。其次,B股定位问题已经搁置一年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迫在眉睫,可供B股独立发展的时间已经被压缩了,并且将越来越短。再次,B股的新股能否发行,市场能否独立发展,不仅要中国证监会的首肯,还需要多部门的会签,这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最后,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银行坏账及存贷差增加,资本市场上最大的问题是退市机制和融资功能,B股问题的地位比较次要一点。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来看,对B股市场始终抱有政策利多的预期,自始至终地持股不抛,并不是一个好策略。盘面情况也给出了不良信号:周五出现在跌幅榜前列的个股是ST轻骑(相关,行情)、ST新城、ST永久(相关,行情)、ST中纺、ST大洋、皖美菱(相关,行情)、ST石化(相关,行情)等低价股。再从这些个股的表现来看,都是在前期平台整理非常坚挺,下面堆有大量买盘,而现在有重心下移的倾向。尽管这是一些业绩不好的股票,但因为它们的股价低廉,下跌代表了市场的一种取舍。从历史经验看,在市场下跌初期,都是低价股率先破位。例如去年5月底,市场未到240点的时候,济南轻骑(相关,行情)已经掉头下跌了。所以,B股投资者一定要注意观察这些低价股,就目前而言,尚没有跌穿前期平台,若它们出现整体破位下行,必将把股指带下一个台阶,不可不防。
对于一个震荡区间越来越收敛的市场而言,几乎没有赚钱的可能,投资者就不能再多留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市场的成交金额越来越小,表明看的人多,做的人越来越少,有买进意愿的人也越来越少。从中报情况看,B股公司的筹码更趋分散,与2.19行情之前的股东人数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就从这一点上考虑,可以发现大部分套牢者的人均持有量非常小,这对后市行情发展很不利。因此,投资者应对低价股的动作多加关注,树立若破位,则止损的概念,手中现金不能轻易入市,目前价格仍非介入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