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诘诃德”难撼招行可转债方案 |
 |
 |
2003年10月22日13:05
来源:[ 和讯网 ]
|
|
 |
"堂诘诃德"难撼招行百亿可转债方案
在国内著名的财经网站论坛,很多人将基金同盟比喻为与风车作战的堂诘诃德式英雄。
正如所有人预料到的一样,基金集体发难并不能撼动招商银行(相关,行情)这棵大树。
尽管10月15日,被基金经理激怒的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忘记了让律师宣读公证函就宣布200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结束,但这个仓皇收场的火药味浓烈的会议,仍然以88%左右的同意票通过了招行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债等议案。
一位基金联盟的人士言辞激烈:“招行完全是以胜者心态来看这次股东大会的,但他们真的能通过证监会审批吗?你可以等着看结果。”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管理层非常关注招行转债事件的进展,中国证监会已指示深圳证管办通知招行,一定要处理好与中小股东的关系。
看来,“球”已被踢到证监会,而招行可转债事件最后解决已成为市场判断管理层是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风向标。
以制度缺陷的名义
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和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似乎已经预备好了分唱白脸红脸的角色。会议开始之后,马蔚华以其一贯的笑容和诚恳语气向所有股东宣读了《关于可转债方案的说明》,再次解说招行发债补充足资本充足率的迫切性,并强调“任何意见只有获得大多数股东的支持,才可能通过。在现行制度的框架内,任何一个方案都会从不同方面反映制度的问题,而正如大家所言制度本身应该说还有某种缺陷,要改变现行制度,这是管理层所无能为力的,我们无法突破制度的框架。”
马蔚华还承诺,在这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之后,招行将根据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在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方案,特别是目前市场最关心发行金融债问题、发行规模问题、向原股东配售的安排、转股溢价问题以及向下修正条款等。
不过基金经理们对马蔚华的说明并不买账。在随后的股东发言中,基金同盟的代表作为合计持有招商银行5%以上的流通股股东,向招商银行股东大会先后提交了《关于否决招商银行发行100亿可转债发行方案的提案》的议案和《关于对招商银行董事会违背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平对待所有股东”问题的质询》、《对招商银行本次可转债发行方案合法性的质询》两个质询案。同时还提出,为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次股东大会应依法对流通股和法人股分别表决、分别计票和唱票,当场公布表决结果。
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以强硬的语气拒绝了基金同盟提出的对流通股和法人股分别表决、分别计票、唱票,当场公布表决结果的要求。
作为招行最大战略投资者,持有6000万股的中粮集团代表在发言中“控诉”:“当初招行在召开战略投资者大会时要求我们长期持有,我们也信守承诺长期稳定持有,并与招行展开全面业务合作。但现在招行的所作所为已让人产生信任危机,我们是不是应该根据市场考虑手中股份的安排。”这位代表希望招行能推出合适的补足资本金方案,使招行真正成为受尊重的企业。
一位特意为招行设计了一份解决方案的流通股东向记者表示他的不满:“招行有关高层竟然说你们5%的股东提出的议案,我10%的股东来一个反对议案就可以让你们通不过,根本不把流通股东放在眼里,这种专横跋扈的态度实在是太令人失望。”
经基金同盟的不完全统计,本次表决至少有3.3亿股以上的流通股股东对发债议案投了反对票。
堵住市场重心下移的源头
从9月12日集体发难到中金公司斡旋和招行高管人员的造访,几轮交手下来,基金对于招行坚决态度已心知肚明。对于10月15日股东大会结果,基金经理们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在国内著名的财经网站论坛,很多人将基金同盟比喻为与风车作战的堂诘诃德式英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基金们显然不是鲁莽的堂诘诃德,而是有自己清晰目标。“在中国目前股权割裂的制度缺陷面前,招商银行股东大会通过此次可转债发行是中国全体流通股东的悲哀;如果招行议案通过监管层批准并予以实施,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悲哀。”
长盛基金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经理说。“我们现在这样做是为了争取一个希望,希望监管层有所行动,并制定政策来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招商银行转债事件,已让所有人明白,流通股股东向非流通股股东转移性支付了巨额财富,这种财富的黑洞效应已经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基本功能,使一项从理论上讲正常合理的融资变成了市场各类矛盾的集中爆发。
鹏华基金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经理说得更明白:“招行发债将是市场崩溃的一个源头,如果发行成功,别的公司马上会效仿,这将导致市场重心继续下移,如果管理层完全不作为,这种下移将有实现的可能。”
这种担忧有足够的道理,据业内人士透露,另一家上市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正密切关注招行可转债事件进展,一旦获批,他们马上会提出数十亿可转债的融资计划。
事实上,上市公司的融资胃口大得惊人,像深万科(相关,行情)去年刚刚完成15亿可转债发行,今年又提出30亿发债计划,只是由于市场对招行发债的强烈反弹,才将计划削减了三分之一。而在万科之外,近十来家公司也表示了发债意愿,总额在50亿元以上。
基金同盟认为,此次事件已使市场深刻认识到“股权割裂、一股独大”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同时,一股独大的现状也提醒管理层,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必须作出制度上的安排,而不能仅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自律。
但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之前,基金只能呼吁管理层应出台相应过渡性法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等影响流通股东重大权益的议案需经过50%以上的流通股股东同意。
由最初向招行提出修改方案到公开申明中要求监管部门不予以批准招行的转债方案以及准备诉诸法律手段,基金同盟逐渐升级的抗争行动,显示在招行事件基金已由从最初的自我利益的上升到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的思考和积极修复。
正如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所言,“讨论招行问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通过客观的分析,看到制度性缺陷。希望通过招行这个问题,把各方磨合起来,推动赶快解决全流通。假如能够因势利导,借这个机会推动中国的各方来解决资本市场的股权分裂问题,这个意义就大了。”
这也许是为什么基金经理代表发言完后要不厌其烦地逐家宣读基金同盟47只基金名单、社保基金106组合和世纪证券名单:基金金泰(相关,行情)、基金安信(相关,行情)、基金同益(相关,行情)、基金汉盛(相关,行情)、基金汉兴(相关,行情)、基金兴华(相关,行情)、基金普丰(相关,行情)……声音在静穆空旷的会场里回响,令人震憾。
|
|
|
|
 |
|